江東諸郡縣管理,吳郡有太守朱治主政。孫權自體味稽太守,其出征後,會稽郡治來由張昭及朱治代理。丹陽太守乃孫權堂兄孫瑜,豫章太守是堂兄孫賁,廬陵太守為堂兄孫輔,另有廬江太守李術。
周瑜慰孫權放心前去,己亦會妥為籌辦。
周瑜率守城將士送孫權及雄師至城外。歸城後,周瑜抓緊日夜巡防京口及周邊,且與措置內政之張昭商討議事,二人相商甚歡。
然吳太夫人年齡漸高,又經宗子孫策三子孫翊離世之重創,近年紀病纏身。
孫權出征前亦慮及廬江太守李術會否生異心。曾與周瑜言:“周公瑾,我此次出征勝負難料,江東治安防務皆付於君手。我家數位堂兄素不至心折我,我一去恐…… 再者,我最憂者乃廬江太守李術。其一,李術與我等非親厚之交;其二,廬江地理位置特彆,北鄰曹操,若曹操遣兵來犯,李術恐背叛相向。”
孫權亦應周瑜,待班師而歸,必親往拜見周瑜多次向他保舉的魯子敬先生。
“二哥,當此之際,曹賊緊逼,烏桓大戰期近。戰役之道,居安思危,你我不得不思慮如果烏桓大敗以後該何去何從?恐你我今後難再與曹賊對抗。唯佯裝流亡遼東,借公孫康之庇護,再由遼東出發,南下江東。
若袁尚於袁紹初敗之時,三兄弟便能同心合力,停止內鬥,邊戰邊退,若力有不逮則暫避鋒芒,亦未為不成。
吳太夫人雖在病榻,雖顧慮次子孫權安危,然見身邊數位賢媳與孫輩環抱,心亦稍安。
此等奇恥大辱,怎不令袁熙痛心疾首?
吳太夫人若安康,必親善歡迎張昭,納其闡發與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