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尚香之死力攛掇與引領下,世人離了黃家,徑往城中遊賞街景。
“孀婦乎?我等另有可為!且去,那個有膽上前搭訕一試?”
他本日經心全意為孫權保舉賢才,孫權卻似對一不見真容之寫書先生 “鎮江老轅” 知之甚詳,此前竟從未相告。
為一喚作 “鎮江老轅” 之寫書先生而妒忌。
“彆吵!且看此位著水藍衣衫者,眉眼豪氣逼人,正值妙齡之孀婦……”
孫權笑得很有城府的欠扁模樣,他可不敢把嬌妻的馬甲揭了,隻在周瑜麵前佯裝洞悉天下諸事,連一藏匿之寫書先生“鎮江老轅”亦瞭若指掌。
有垂涎欲滴而幾近失態者,有瞠目結舌而呆若木雞者,有妒火中燒而捏碎酒盞者,亦有口出不遜而穢語連篇者。
周瑜無法相告:“嗨!此乃販子一平常寫書先生,文筆頗佳,所著故事頗得大女人小媳婦喜愛。小喬極愛讀其書,每有新書問世,必倉猝搶購。不知為何,此人近期久未出新,小喬竟為此牽腸掛肚,擔憂其是否遇困或遭難?”
魯肅對孫權心存疑慮。
此中啟事,豈不昭然?
孫權聞之,不由莞爾。他怎可奉告周瑜,“鎮江老轅” 並非男人,其真身乃他孫權之夫人袁綺綺!
此輩公子爺們兒忽見那數位離席繁華宴席之仙顏夫人與小郡主,竟皆如遭定身,目光膠著,難以移轉。
孫尚香邀大喬、小喬、徐妙然欲告彆而去,然終是掛懷袁綺綺,遂道:“罷了,你本日像菩薩一樣端坐好久,亦當稍解勞累,尋些逸樂纔是。”
天!
孫權近年廣納賢才,招賢令與招賢榜屢發,魯肅仍未返來。
主公不愧為主公,果然不凡,不愧是孫策昔日親擇之繼任者,於舉賢納才之際儘顯慧眼高見,於諸事籌劃之間亦能運策如神,麵麵俱到。
周瑜聞 “鎮江老轅” 之名,不由蹙眉。
此語一出,周瑜大為駭怪。
不成說。
“彼乃千裡追凶為夫報仇之俏孀婦,觀其手中所持何物?寶劍是也。”
諸崇高女眷聯袂暫離繁華圈層之騷動糾葛,正覺身心暢然,稱心非常,縱情暢享此罕見之自在工夫。豈料其去處免不得成了京口城中世人諦視標核心。
“主公何故曉得此‘鎮江老轅’?”
提及往昔之事,諸多爺們男民氣中實難平撫。
周瑜竟心生醋意。
值黃猗生辰宴上,周瑜又向孫權力薦:“魯子敬實具大才,可為幫手之臣。主公宜多方收羅子敬此等賢才,以成大業,不成使其流落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