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_第405章 不愧是譚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初度會晤時,按譚子理授意,那些將領並未急於提及歸附之事,而是與蒙古鐵騎的將領們暢談草原豪傑的傳奇故事,從成吉思汗的光輝霸業,到草原各部的紛爭變遷,一下子拉近了相互的間隔。待氛圍和諧,才逐步引入正題。”

李文貴千萬冇想到還能這,不由得一聲國罵出口:“我艸!”

問完以後,他頓了頓彌補說道:“想必有腦筋的人,應當都能想到這點吧?”

高拱喝完茶了,便彌補道:“為了讓他們完整放心,譚子理還安排了一支精銳的明軍作為保護,名義上是幫手,實則是庇護蒙古鐵騎的首要人物。這既顯現了朝廷的誠意,也讓他們看到朝廷庇護他們的決計。”

就算俺答汗派出的軍隊再差,那也是兩萬騎軍,戰力絕對不容忽視的。

“他們帶著一些朝廷給的財物,如上等的茶葉、精彩的絲綢,這些蒙古頭人愛不釋手之物,送給他們以示朝廷恩遇;彆的,譚子理還讓戚總兵所領軍隊和他們隨行,讓他們見地下精銳之軍,另有先進的兵器。如此雙管齊下,向那些騎軍揭示我大明薄弱的氣力,表示歸附朝廷後能獲得更好的武備支撐。”

李文貴當然曉得,朝鮮就是一坨爛泥,他們的官員軍隊,多數隻能欺負下朝鮮的淺顯百姓罷了。

張居正看到高拱在活力,便本身答覆李文貴道:“朝廷通過登州海軍運到朝鮮的十萬石糧食,顛末朝鮮轉運以後,譚子理派人一查抄,發明隻剩六萬石,且半數摻了砂石……"

如果遵循汗青生長,再過個二十來年,倭軍攻打朝鮮時,竟然勢如破竹,一口氣就打穿了朝鮮。

看到李文貴彷彿有點幸災樂禍的神采,高拱含怒瞪了他一眼。不過也就如此了,他也不成能真得對衍神公活力。

李文貴聽完這些,不由得心中有點感慨,不愧是汗青上留名的知兵名帥,譚綸拿捏蒙前人,還是很有一手的。

屋內喧鬨,隻要炭火偶爾爆開的聲響,突破這略微有點難堪的氛圍。

“譚子理找了合適的機遇,調集他們議事時,承諾朝廷會保障他們戰後在草原的權益。若俺答汗過後刁難,朝廷定會出麵調停。並且承諾戰後賜與他們獨立的牧場,讓他們不再受俺答汗嫡派軍隊的逼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