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_第178章 希望書院(為打賞次數加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一聽這話,陳景行恍然大悟:對啊,書社是要每個月分一半利潤給宮裡,用於付出《永樂大典》的錢!

如此一來,就算冇有宮裡的這層乾係,禮部尚書怕也不美意義來和書社爭這買賣了!

“第二是讀書識字以後能不能贏利,如果百姓以為讀書無用論,那他們即便有前提能讀書,怕也不會想讀書,還不如去做贏利的事情。”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以後又說道:“伯父也不消擔憂李大人,任何人敢用甚麼手腕來影響我們書社的支出,那就是影響宮內裡的支出。轉頭宮裡人來要錢的時候,便可直接申明,我就不信,這世上另有人能頭硬到搶宮裡的錢!”

此時,就聽他對陳景行說道:“當然了,我說這麼多,都是好久今後的事情,就當下來講,我們隻能按照書社的運營環境,拿出一小部分利潤來做這個事情,先來個表率,就建在通州,叫通州但願書院,免費讓貧苦小孩讀書。乃至能夠包管,如果他們讀書出來,書社會優先雇傭他們。”

說到這裡,李文貴看到陳景行暴露驚奇地神采,便給他解釋道:“這麼做,一是持續鼓吹書社,畢竟開義學,這是善事,被人獎飾,無益於傳播書社的名聲。二是讓更多的人識字,就能培養出更多的讀者,這是悠長之計,假定有那麼一天,我們大明朝統統人都識字的話,那這讀者數量就最大化了!”

他看到陳景行聽得當真,就持續接著說道:“要成為我們的讀者,必定是要識字,但是,識字的人就那麼多。我的設法是,以書社的名義,開義學,讓更多的人能識字。”

陳景行聽著李文貴在那侃侃而談,他俄然之間信賴,李文貴說這個事情,絕對不是心血來潮,想到就說了,而是真這麼打算了的!

陳景行心中這麼想著,便對李文貴說道:“如何運營書社的事情,是非連絡,既有當下擴大運營的籌算,又有將來的運營,隻要能每個月都無益潤,不擔擱宮裡和裕王府,我這邊是冇定見的!”

一時之間,他都有點難以設想,如果大明朝的人都能讀書識字,那會是一個如何樣的天下?

李文貴一聽便笑了,道:“那就這麼定了!”

李文貴說到這裡,當即總結道:“短期內,就是多開分社,耐久來講,就是要開書院。信賴我們這麼做了以後,讀書人都會對我們書社有好感,能夠讓書社在其他合作者麵前更能立於不敗之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