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下去,豈不成了把持?不可!”唐劭明見好就收,生悶氣似的不再接言。
唐劭明急了,今後見不著香噴噴的芸姐無異於好天轟隆。
古德裡安大喜,與曼施坦因換個眼神,嘿嘿笑道:“這個不消你操心。隻要有錢賺,軍器商自是趨之若鶩。那兒市場大,鋼鐵廠也曉得先占先得的事理。”
“有理!”譚伯羽長歎一口,會心笑道,“唐中尉公然是黨國之棟梁,隻是不該從戎。”
這一來二去,唐劭明成了譚伯羽辦公室裡的常客,與公使劉崇傑、答覆社出身的武官都梯等人混得臉熟。譚伯羽冇法將這麼忠心為國的年青人跟牆頭草唐生智的小崽子聯絡到一塊,乾脆擱下前仇宿恨,幾封拍回南京的電報都對他讚譽有加。
2譚延闓:曾任湖南都督,百姓當局主席、行政院院長。為人謙恭,辦事油滑,素有甘草之名。與譚嗣同、陳三立合稱“湖湘三公子”。善於詩法、書法、槍法,故外號“譚三法。”因楷書為一絕,亦與於右任、胡漢民、吳敬恆並稱百姓黨四大書法家。
譚伯羽把他說的每一句歪點子都存在內心,悄悄瞄著唐劭明的胸脯揣摩:這少年的心肝剜出來準是黑的。
唐劭明頗想與這位軍器專家多加靠近,可愛唐生智逐鹿中原那會的破事拖他後腿,非常掣肘。
“突擊炮圖紙固然冇的題目,但美滿是參考德國人的鍛造工藝和作戰特性。以海內兵工廠的技術,十年以內絕無能夠批量出產。之前擔憂保密落到日本人手裡,稅警總團的原稿已經毀了。這圖紙得的偶爾,連黃總團長都冇聞聲風聲,隻要委座、孫立人團長和幾個秘密人士曉得。現在東西也不在彆處,隻在這兒存著。”唐劭明滑頭地笑出一口白牙,敲了敲本身腦袋,“我們一時半會用不著,一定不能拿去賣個好代價,換些用得著的東西。”
1譚伯羽:原名翊,譚延闓宗子,1920年赴德國勒登大學學習電機工程。1924年畢業,在柏林練習,旋返國。1928年夏赴柏林,任駐德公使館商務調查部副主任。1929年返國任下水兵工廠工程師,同濟大學秘書長。1934年底任駐德商務參事,並一等秘書。
魏將軍會心,狠狠瞪了唐劭明一眼,提筆草就危言聳聽的電報詞。他略一變通,電報直拍南京憩廬官邸,著鷹屋(注:3)親啟。
唐劭明乾起成本行敬業得嚇人,連做假賬的傍門左道都與譚伯羽解釋清楚。
電報全無標點斷句,七行字一氣讀完,耗去半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