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女帝非要和我生孩子_第9章 這娘們兒會功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安相但是有事?”

“高價收糧?陛下的意義是……”

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庫缺錢缺糧,他們也無計可施。

呂曦月掃視著眾臣,大多低頭不語,在他們的眼中,平抑糧價就一個彆例,那就是調撥充足的糧食,平價賣給百姓,糧商大戶們就冇法高價賣糧了。

這話一出,兩人儘皆沉默,一同拿起桌上的茶杯,冷靜地抿了一口。

而安常青也是點了點頭:“這個彆例真要說有甚麼不當,不過就是機會不太得當,畢竟水患形成很多死傷,但是比擬起哀鴻的安設,也是瑕不掩瑜了。”

兩人說著客氣話,待茶水上來以後,安常青進入正題:“我感覺本日陛下之言行,與平常大有分歧。”

安常青點了點頭:“心中有些迷惑,想請史相解惑。”

陛下身邊竟然多了一個比本身更有才調之人,大盛朝這擺佈二相彷彿有了些危急感。

“恰是如此,以陛下的脾氣,想不出這類彎彎繞的體例來。”史遷說道:“看來陛下的身邊,有一名大才呀。”

“本地糧商舉高糧價也是有一個限度的,全部江南也不止江州一地產糧,如果加上運費仍然無益可圖,外埠糧商必然聞風而至,屆時江州道糧商囤積居奇之局便不攻自破,而朕所說的高價收糧,便是突破江州道本地糧商所節製的糧價。”

一旁的史遷又彌補了一句:“如果措置安妥,還來得及補種秧苗,不然今歲欠收,全部江州道還不曉得會有多少百姓流浪失所,淪為流民。”

史遷一怔,看著安常青說道:“安相迷惑的但是那賑災之策?”

“臣等遵旨。”

說話的是老成慎重的安常青:“彆的另有江州道糧價飛漲,若不儘快平抑糧價,恐激起民變。”

一聽陛下要出主張,世人紛繁暴露洗耳恭聽的神采。

“臣附議,糧價高漲,恐將激起民變。”

從乾清宮出來,安常青成心與史遷同業,兩人雖為政敵,但也冇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史遷當即上前大拍馬屁:“陛下此計絕妙,如此一來,既減輕了國庫的承擔,又可安設更多的哀鴻,實乃一舉兩得之法,臣愛護。”

“朕這裡倒是有個彆例。”

安常青又道:“陛下,另有那平抑糧價,一時候恐怕難以籌措數量如此龐大的賦稅了。”

呂曦月內心暗自竊喜,安常青如此老成慎重之人,都毫不憐惜誇獎之詞,可見這個彆例真的好。

“陛下,除了施助哀鴻以外,這三十餘萬哀鴻還需妥當安設,遵循以往的做法便是以工代賑,構築河堤,但是一來所耗甚巨,二來也用不上那麼多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