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兒子冇盼來,隻盼來個女兒,雖說是聊勝於無,如何也是本身的骨肉,可一來不奇怪,二來又逢皇後赫舍裡氏的喪儀,這個女兒來的能夠說要多不是時候,就有多不是時候兒。現在,連前朝都輟朝五日了,康熙又那裡顧得上這個也不知養不養得大的女孩兒。後宮裡竟是一點慶賀都冇有,讓方纔為人母的兆佳氏抱著孩子哭紅了眼睛。
郭絡羅明琳在北五所裡待著的時候不循分,現在出了宮,回到府裡也不肯消停,見天兒地攛掇著她的額娘進宮去跟太皇太後求恩情:“以額娘跟太皇太後的乾係,隻要多多的跟她白叟家說幾句好話,再好生貢獻貢獻她,給我提個名分還不輕易,擺佈純親王現在一個福晉也冇有,那嫡福晉現在我是不敢想了,一下子從格格變成嫡福晉,不免惹人嚼舌頭,就提個側福晉也好啊。”
兆佳氏瘋了一樣想往外衝,她想去乾清宮找皇上,她想去慈寧宮求太皇太後,就讓孩子在她身邊兒再待幾日,哪怕滿月了再挪出去也好啊!
如玉的東西倒也好清算,畢竟在宮裡這些日子,用的東西都耗損了很多,本來籌辦的兩個大箱子,現在一個就裝完了。
陶如格身為科爾沁達爾汗親王的嫡女,必然要求個高位也是該當。她郭絡羅明琳又算個甚麼東西?不過是跟科爾沁沾著點兒乾係,她外祖便隻是一個遠房的台吉,她一個郭絡羅家的秀女,硬說跟科爾沁有甚麼關聯,也是不自量力,既不能籠住大清天子的心,那她是做福晉還是格格,可就跟科爾沁冇有半文錢乾係了。
因著赫舍裡氏的喪儀,待選秀女們出宮的時候,都是靜悄悄的,一輛輛青紬小車自順貞門魚貫而出,轉出了神武門,直到出了地安門,這才各分東西。
一陣*湯一灌,博爾濟吉特氏頗覺得然,隻是那皇宮卻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冇有宣召,冇有恩情,非年非節的,她想進宮一趟也難。好輕易求到太皇太後身邊兒的總管寺人,偏又被奉告,現在正值大行皇後的喪典,太皇太後早就病倒了,不見外命婦,叫她歸去安生等動靜,太皇太後身子好了,他才氣幫她說呢。
現在的兆佳氏對皇家的日子算是有了一個更深切的熟諳,悔怨自個兒的孩子生在帝王家啊。可宮裡的人悔斷了腸子,宮外的人卻還在削尖了腦袋想要往皇宮的大門裡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