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修建的黃河水利工程,就得益於銀行的資金調配。工部尚書感慨地說:“之前修工程,資金籌集困難重重,還經常被各級官員剝削。現在有了銀行,資金能及時到位,工程停頓順利多了。”
大明帝國銀行的創辦,很快傳遍了千家萬戶,很多富商都在商討,與其把銀子埋在地下不會下崽,不如把銀子放在銀行,既安然,又能收取不菲的利錢。
在北方邊疆,明戎服備了更加精美的兵器,防備才氣大大加強,抵抗了內奸的擾亂;在江南水鄉,新修的水利設施讓農田灌溉獲得保障,旱澇保收。
並且,銀行通過調度銀元的發行量,穩定了物價。以往因貨幣混亂導致的物價飛漲征象獲得了有效停止,百姓的餬口更加安穩。
趙南星得知後,判定脫手。他一方麵嚴懲參與抵抗的錢莊老闆,查封其店鋪;另一方麵,加大銀元投放量,穩定市場代價。顛末一番整治,金陵城的銀元暢通逐步走上正軌。
大明帝國銀行另一大好處就是,同一發行貨幣。以往,市場上貨幣種類繁多,銀子,西洋貨幣,銅錢等等,成色不一,買賣經常常因貨幣兌換題目產生膠葛。現在,銀行發行同一規格的銀元,每枚銀元的重量、含銀量都有嚴格標準,大風雅便了買賣。
連絡銀元的發行,一個月後,在朱由檢的主持下,大明帝國銀行於都城昌大開業。
朱由檢聽後,心中也有些擺盪,便命內閣首輔李岩前去金陵實地考查。李岩到達金陵後,微服深切販子街巷,體味百姓對銀元的觀點;又與商戶、錢莊老闆扳談,扣問銀元對貿易的影響。
對於大明王朝的財務而言,銀行更是闡揚了巨高文用。各地稅收通過銀行同一收繳,減少了中間環節的貪汙敗北。同時,銀行還能為國度大型工程扶植供應資金支撐。
火耗的省去,讓百姓的餬口壓力大大減輕。農夫手中有了更多的餘錢,用於購買耕具、擴大出產。很多荒廢的農田重新被開墾,糧食產量逐年增加。
要把這些富商埋在地下的白銀為帝國所用!
在與一名絲綢販子扳談時,販子說道:“李大人,這銀元實在便利。之前收碎銀,還得請人鑒定成色,計算火耗,費事得很。現在用銀元,一目瞭然,買賣快速,並且火耗冇了,本錢也降落了。”
開業當日,都城萬人空巷。銀行坐落於繁華的正陽門四周,雕梁畫棟,氣勢恢宏。硃紅色的大門上,上書幾個金色的大字“大明帝國銀行”。門口張燈結綵,鑼鼓喧天,百姓們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聚著,都想一睹這新奇事物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