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此物如果拿去這兩地或是大明發賣能掙取多少銀子,”胡西靜笑著將一麵小鏡子推到對方麵前。
趙德臉部的神采並冇有逃過胡西靜的眼睛,“趙先生是否在為代理所需的用度憂愁。”
“這個代理商,不曉得該如何做。”趙德問出了心中的迷惑,他可不想白白錯過這麼一次發財的機遇。
趙德在曼城基地待了幾天也垂垂的學會了穿越眾們之間的稱呼,這些前宋人稱呼女子大多以蜜斯,密斯為主,男士則以先生為主。
趙德捧著小鏡子的手有些衝動,這可不是他裝腔作勢,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17世紀的一小塊鏡子賣到幾千兩白銀或是萬兩毫不是吹的,要曉得這一期間圓筒法製造板玻璃才發明出來不久,同時纔有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這類工序及其龐大並且製作出來的鏡子也有限,與後代的鍍銀鏡子是冇發比的。
“這,這是鏡子,我曾聽紅毛夷人提起過,傳聞這麼一小塊就值萬兩。”
趙德像是聽到了一件極其不成思議的事情普通,接著又趕緊說道:“如果交予我出售我敢包管,這鏡子不管是在巴達維亞還是馬尼拉起碼都能賣上千兩白銀以上。”
固然有些不成思議,但是趙德想來這些澳洲人應當不會說假,光是讓那麼一艘大的鐵船浮在海麵上就不是平常造船工匠所能做到,造出這麼一麵鏡子應當也難不倒他們。
代理商,趙德聽到這個新奇的詞彙一時冇有明白過來甚麼意義,到是前麵那一句他明白,就是這些前宋人,哦,不對,他們現在自稱澳洲人,籌辦讓我去發賣這類鏡子,那意義是說他們把握了這類鏡子的製作工藝。
“我們籌辦讓你成為澳洲公司的代理商,專門在廣州境內發賣這類鏡子。”
接過胡西靜手中的清單,隻見上麵列舉出的物品起碼有幾十種之多,不過大多都是以日用品為主,此中又以糧食和各種蔬菜種子所需的數量最多,除了這些以外,清單上還名列出了馬匹等。
二非常鐘後總算是把條約看完了,對於一些根基的要求還算對勁,獨一不滿的就是一條按市訂價,也就說穿越眾賣給他的鏡子不是牢固的,而是會跟著采辦人的出的代價來終究訂取批發給他的代價。
一身玄色的職業套裝在配上淡淡的妝容,讓盤發的胡西靜看上去顯得更加斑斕精乾,如果不是周遭堆放的雜物和泥地環境過分不搭,絕對能讓人起首遐想到的是一名都會女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