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_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場(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布希,那些農夫固然笨拙,但是他們還是能夠勝任紡紗織布的事情的。”約翰說道,“馬爾麥斯伯裡的夏羅普先生比來租下了一片手工工廠,然後將那些農夫都堆積到工廠裡當剪毛工、紡紗工、織工和漂洗工,隻需求付出少量的酬謝,便能夠獲得穩定的呢絨產出。等我此次買賣做完,我回到布裡斯托爾時也會效仿夏羅普先生的,因為這非常劃算。不是嗎,謝爾登先生?您的家屬在薩福克郡具有很大一片工廠,您應當能體味到此中的好處。”

“我不得不說,拉普拉塔的牛肉真的是不錯。肥嫩、柔滑、多汁,上帝作證,東盎格利亞2的菜牛和它們比起來完整就和皮革一樣嚼之有趣。”來自諾維奇的呢絨商布希・漢普頓做著誇大的手勢說著。

在科洛尼亞明麗的春光中,英國販子堆積的商棧內,大大的黑木板上用粉筆寫著:印度白棉布,售價4比索/匹;精紡寬呢45比索/匹、粗呢33比索/匹、絨麵呢40比索/匹(此時1比索≈0.8元≈0.2英鎊)。十幾名英國販子的雇員正在吃力地將成捆的棉布或呢絨從船上卸下來,然後遵循販子冒險家公司1公司的端方,每名販子將本身的貨色同時展現在客戶麵前,而代價則是由公司同一製定的。

“如果質料充沛的話,每月出產1000-2000匹呢絨和幾倍數量的棉布涓滴不成題目。”許信冇有答話,此時陶晨光頂了上來,他看著阿爾瓦羅的眼睛,果斷地說道:“隻要處理質料題目,我們就能夠持續擴大產能,哪怕吃下全部南邊市場都不敷為奇。尊敬的阿爾瓦羅先生,質料特彆是羊毛的來源就請您多操心了,這是一筆大買賣,對你對我都是如此,請大師一起儘力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