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歎了口氣,又問劉貴美,“貴美,你呢?如何想的?”
謝翠娥把這些事情都記在了內心,籌算找個機遇,再向楊主任和許工就教。
肖紅兵點點頭,“我也是如許想的,獨一擔憂的就是怕你們送貨的時候有冇有不謹慎裝錯貨了。”
江甲龍說:“要吃壞早就吃壞了,一定還比及現在啊?”
“楊主任,好久不見了!”謝翠娥笑著迎了上去。
江大龍氣得跺了頓腳,“哎呀……你如何能夠做這類事情?!”
“毛紡廠的事情肖隊長明天也跟我提了一嘴,確切是辦理上的縫隙。我幫你物色小我管堆棧能夠,實在最好找肖隊長先容個東湖本地的。財務的賬你最好還是本身學著做。下回我給你帶幾本財務和辦理方麵的冊本,你先看看。”
“當然!”江一龍答覆得斬釘截鐵,“那批魚我們都剁碎了填埋的,就連鄉親們要便宜買我都冇賣,就怕吃出題目。”
江又信卻說:“讀不讀書,有麼子要緊咯?我們連家船上的人冇幾個識字的,不一樣也過得蠻好?該捕魚就捕魚,該用飯就用飯,簡簡樸單,不想那麼多事,還不會生出禍事來。莫覺得讀了幾天書,識了幾個字,不平管束,那才反了天!”
“那楊主任就講我該不該誇嘛?”
江家三兄弟不曉得爺孃是真的對他們開廠完整放下了芥蒂,還是在這類大場合給他們撐腰,給他們麵子。不管如何樣,現在他們的內心都非常溫馨。
謝翠娥笑著點點頭。
謝翠娥這個把月冇有參與漁業廠的平常運作,倒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到了漁業廠的很多題目。比如冇有堆棧辦理軌製,比如他們對於利潤的分派想得太簡樸,比如冇有明白漁業廠的相乾職責,哪怕她本身做的賬目也隻能說有個“雁過留痕”的記錄罷了,離真正正規的管帳、財務還差得遠。
其他的來賓們便邀著熟悉的幾個隨便落座。
劉貴美不平氣,嚷道:“哪個講就必然是臘魚的題目啊?我統共就隻換了兩袋。如何彆個吃了冇事呢?”
江甲龍卻說:“不是,他們吃壞肚子,為甚麼不要我們的臘魚咯?和我們又冇有乾係。”
肖紅兵叉著腰,氣喘籲籲地說:“方纔郭主任給我報信,講毛紡廠食堂出了事,有人吃了不曉得甚麼東西,肚子疼,鬨到病院去了。他遭到連累,被處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