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龍的眼睛噌地亮了起來。
江一龍神采飛揚,給謝翠娥講起了關公戰長沙,下河撈刀的故事。故事說完,江一龍望著遠方愣愣地入迷,他想起了當初和他一起來下河街,聽他講故事的小張,也不曉得他去了那裡,過得如何樣了。
姚老闆也是個利落人,兩人又拉扯了幾個來回就點了頭,直接要了兩百條。第一單買賣總算是成了。
“批發價是六塊一條。”
分開下河街的前一天,江一龍帶著謝翠娥也來昂首數樓層。
“那老闆出個價。”
謝翠娥果斷地點頭,“必然能夠的。”
“剛好我看人家店裡臘貨賣得好,正愁冇處所進貨。”
江一龍也未幾說,隻緊緊地抱著老婆。他知伸謝翠娥不放心他一小我遠門談買賣,她一向都是他堅固的後盾。說實話,有謝翠娥在身邊,江一龍也感覺放心很多。
帶領群眾得束縛
廠址、日期、合格證……江一龍想起自家買鹽、買香皂等等,那些東西的包裝袋上麵確切印了很多字。莫非他們裝臘魚蛇皮袋也要印這些資訊?這件事江一龍確切冇想過。
“五塊。我問了周邊的店差未幾都是這個價。”
「瀏陽河
江一龍把本身的設法奉告了謝翠娥。她欣然同意。
這家不成,江一龍也不悲觀,又換了家店。但是,人家還冇等他開口說話就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像打發叫花子一樣趕他出門。
江一龍連續被趕了三四回,表情很不好受。不過,他早就有了心機籌辦。想起客歲他和江甲龍到洞庭湖周邊的縣城傾銷的時候,持續走了半個來月,起碼拜訪了百來家店,也不過才成交了八家。明天這點波折又算甚麼呢?
店家話不入耳,卻流露了首要資訊:他們廠的臘魚包裝不標準。
謝翠娥笑著說:“錢老闆的才氣我們必定是信得過。但是,這個‘大’批發商……好大算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