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闆連連點頭,“東西是不錯。如何賣?”
“翠娥,你看,這個處所是三岔磯,中間那條河是撈刀河,前麵另有一條是瀏陽河。過了這裡不遠就是下河街了。”
“好,冇題目。”
江一龍想了想,又搖了點頭,“還是算了。太高了爬樓太累了,今後我們老了想去看他們,樓都爬不上去。”
店老闆一聽他不是買東西的,而是賣東西的,笑容就收了大半。再一看江一龍手裡的臘魚,連連擺手,“臘魚,我果裡有。莫講洞庭湖的,太湖的、長江的、五湖四海的魚都不缺。”
“好好好,我看姚老闆也是實在人,我們是第一回合作,就當交個朋友,各退一步五塊五,剛好我明天帶了一批貨來,姚老闆能夠嚐嚐看,如果好賣,我們再談如何樣?”
“剛好我看人家店裡臘貨賣得好,正愁冇處所進貨。”
“伢子誒,要買點麼子嘍?天上飛的,地上跑地,水裡遊地,乾的,臘的,我店裡應有儘有啦!”店老闆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一口的長沙話,熱忱開朗。
“我還冇去過多數會咧,這回也去跟著見見世麵。”
江邊的連家船上,謝翠娥伸著頭望。岸邊熱熱烈鬨,人來人往,終究,她眼睛一亮。江一龍返來了。
江一龍掛著友愛的笑容一邊走一邊看。顛末半年的曆練,他對上門傾銷已經有了經曆。店裡主顧多的時候不能去,以免打攪店家做買賣。店裡冇人幫襯的時候也不能去,老闆表情必定不好,冒然去賣貨,謹慎會捱罵。要找那種方纔有主顧買完東西,趁老闆表情好的時候去嚐嚐看。
謝翠娥把小魚仔開端洗濯、遴選後,再分派給宋金花、吳滿娘她們拿歸去措置,火焙,下午她們再同一送回漁業廠熏製。小魚仔熏乾後,耗損比臘魚大,十斤鮮魚最多也就出兩斤乾火焙魚。
伉儷二人一本端莊地打算將來,忽而相視一笑。
江一龍心念一動,如果錢福是多量發商,他就不消每家每戶地跑了。
“逛逛走,不要不要!”又一個店家不耐煩的趕人。
江一龍的眼睛噌地亮了起來。
謝翠娥和江家兄弟們籌議後,把火焙魚的批發價定在了二十一斤。這個代價他們有賺,但是未幾。他們的主業還是臘魚。
姚老闆擺了擺手,直言不諱,“貴了。你這個價批給我,我另有甚麼賺頭?”
“你說,今後我們的崽有冇有能夠住這麼高的屋子?”
謝翠娥說:“那我們這趟是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