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江一龍劃著船載著謝翠娥和一些臘魚樣品往嶽陽而去。當初梁小芳出嫁後,他像丟了魂普通,成心偶然地探聽了很多關於梁小芳的動靜。他曉得她嫁到了嶽陽縣,也曉得她夫家姓錢,住在和睦路。但是,他從冇有上門找過。
“南食店”是指賣糧、油等主食以外的副食品的店子,又稱為“南貨鋪子”。普通的南食店東要賣些瑣細傢夥,比如燈芯糕、小花片、桃酥、法餅、麻棗等,彆的夏天有白糖冰棒,春季有桂花糕,夏季來一口麻辣魚,熱得出一身汗。略微大一點的南食店會搭著賣些調料、香料、山貨和各種乾貨。
“那是現在,做買賣不看一朝一夕,要看長遠。將來買賣如何做大?再說,你們開這個廠子一定是為了消化賣不出去的鮮魚的啊?不是為了洗腳登陸不過辛苦日子啊?”
早晨,細心的謝翠娥看出了丈夫的不對勁。
二嫂郝愛妹笑著說:“太貴了,彆個也不得要咧。”
嶽陽縣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二人停船登陸,一起邊走邊問。大抵找了兩三個小時,他們終究瞥見了一個小小的路牌“和睦路”。在路牌的馬路劈麵,一個屋簷下掛著一個白底紅字的招牌“和睦南食店”。
比來產生的事情太多了,江又信的情感一向不好,江家兄弟不敢再違逆爺老倌,隻得每天在“興龍漁業廠”和連家船之間來回。
江又信說:“連家船永久是你們的家,是你們的根。你們如果連家都丟棄了,那也就莫認我這個爺了。”
“嗯,不錯。鹹淡適宜,勁道緊實,色香味俱全。哎呀,你們算是出師啦!”楊主任給了很高的評價。
熱熱烈鬨中,大嫂、二嫂擺出前段時候在楊主任家熏的臘魚,前來湊熱烈的人紛繁恭維。臘魚半賣半送,一會兒就賣完了,算是討個開張大吉的好彩頭。
謝翠娥聽了半天冇有迴應。
阿誰最大的堆棧,足足有十米寬,二十米長,這就是他們熏臘魚的熏房。
重生的“興龍漁業廠”裡酒香味、香料味、魚腥氣、炊火氣一陣接一陣,飄出了“漁業廠”,飄出了東湖村,飄向了洞庭湖。
十天後,第一批臘魚出爐。
楊主任說:“這三個伢子走到這一步不輕易,今後還要費事肖隊長多多關照。”
江甲龍和哥哥對望一眼,撓了撓頭,無法地說:“楊主任還是明說吧,我們不曉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