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冇有合適的箭桿,就把幾根筷子頭尾相接地用透明膠帶連在一起。
這一次他有了充沛的籌辦,用力按下翹翹板“弩機”,皮筋“啪”地一聲微響彈出凹槽,順利將兩根筷子接成的箭發射出去。
何駿再試了一次,這一回箭射在了四環上,高度與十五不平齊,根基與第一箭處於同一條豎線上。
劉大爺供應的簡易弩機計劃隻是處理了有和冇有的題目,人機工效甚麼的完整說不上,不過話說返來,隻要弩機稍稍龐大一點兒,他們幾個就冇法用簡樸的東西製造出來。
製作的時候已經考慮到手指壓發有能夠擋住望山,因此弩身上的望山不在正中心,而是方向左邊。
這時彆扭已經撿回了兩支箭,看了看箭頭上已經快掉下來的釘子說:“兩支箭都射穿了靶子,在牆上留下的陳跡也差未幾,我感覺,是非對能力冇有影響。”
他拿起本身的斧頭,在充當準星的釘子上悄悄砸了一下:“豆子,再給我支箭,一根筷子的。”
這個彆例不是四小我裡的任何一個想出來的,而是何駿仿照捷克式輕機槍的表尺位置盜窟而成。
豆子眼讒地說:“何大哥,讓我也嚐嚐吧!”
“那今後就用一根筷子的。”何駿再次拉緊皮筋。
有了901家裡籌辦的裝修質料,弩身不再用砸壞的椅子,而是操縱現成的木方。
一聲輕響,箭射中了靶子的左下邊沿又彈了出來,頂多就是九環十環的模樣。
隻是木工氣泵有個壓力罐,能夠儲存一部分緊縮氛圍,甚麼時候氣壓不敷甚麼時候開啟就行,而車載氣泵完整冇有如許的服從,利用的時候必須一向開啟。
何駿回想當年學過的射擊方法,眯起左眼放緩呼吸,手指向下一按,竟然冇能將弩弦彈出凹槽!
弩弓的下方冇有弩機,必須用手指壓下弩身上方的小木條,底子就不能像打槍那樣對準,何駿試了幾個姿式,感覺用左手托弩前部,右手托弩尾,食指壓發的姿式最合適。
準星還需求再調,不太高度方纔好,隻是有點偏左,再用斧頭動釘子,必定會影響準星的高度,是以何駿這一次拿出了本身的匕首,將弩弓前麵木製望山的缺口右邊稍稍切掉一點。
“另有我另有我!”彆扭也迫不及待地說。
反工diy弩弓的射程必定遠不了,就算配上大口徑偷襲步槍用的高倍對準鏡,也射不了那麼遠,稍稍偏一點也冇甚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