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說天子了,就是其他朝臣都驚呆了,二皇子等人的神采則變成了豬肝色。
“父皇,他說謝安南的天子陛下。”七皇子抱拳。
早朝過後,天子將文修易和福王留了下來,扣問了他們此番南下的事。
天子看了七皇子一眼,開口道:“小七啊,那你就幫手戶部和禮部的人將這件事辦好吧。”
哦對,另有夏家……
最關頭的,小七和文家那幾個孩子乾係好,那幾個孩子不管是哪一個,將來都是不容小覷的存在,不說彆的,謝家不要的阿誰孩子,背後靠著邱家,隻要他和小七的交誼還在,將來小七再善待邱家,這就是小七的荷包子啊。
天子是曉得七皇子親身跟著出征的,包含文家的那幾個小子,但他還是當著朝臣的麪點點頭,讚美道:“不錯,那你可會說?”
倭國使臣在驛站被晾了好幾天,就在他們忐忑不安的時候,天子終究派人來傳旨,宣他們覲見了。
幾人給天子行著他們倭國的禮,嘰裡咕嚕的說著倭國話,天子一臉懵。
天子俄然有些心傷,他當初可冇這麼多人幫他。
本來小次郎是擔憂的,但到了都城,從驛站那些人的口中體味了一下安南的朝廷,小次郎也就放心了,那幾個少年當中有一個彷彿和他一樣,也是他們安南的陛下的嫡子。
兒子的命,比他好啊。
隻可惜幾個倭國人聽不懂他們在說甚麼。
此番來乞降的使臣,除了被送來當質子的小次郎,就是兩個跟著送他過來的臣子,見過天子,拿了這邊給的國書,他們就要被送歸去了,以後就隻要小次郎本身留在都城。
親孃誒,就算她有這個心機這個時候都不能說。
在其他幾個皇子戀慕妒忌的目光裡,七皇子恭敬的施禮:“兒臣遵旨。”
天子又安撫了一番他們,這才讓人將他們帶下去,至於前麵的事,自有禮部和戶部的人會和他們聯絡,每年上貢的時候,上貢多少,都是要清清楚楚寫在條約裡的。
七皇子拱手:“略懂。”
也難怪皇後當初會看上這個孩子。
不過在進京的路上,大頭已經跟小次郎說過了,隻要他老誠懇實安循分分的留在安南,他們幾個自會保他無恙。
想到阿誰少年給本身的承諾,小次郎的手心不自發的收緊,此時貳心中很清楚,他隻要做一個聽話的質子,將來歸去以後做一個聽話的國主,安南便會一向保他安然無恙。
但是世人也犯了難,他們聽不懂這些倭國人說話啊。
文家阿誰小子就不說了,那孩子是個聰明的,有他和小七的交誼,文修易和文瑤也不會不管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