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李應腳踏兩條船,對祝家莊、扈家莊慘遭洗劫滅門的悲劇,一概袖手旁觀。
他是盜窟的總管帳出納,曉得這些“白用飯的”有多燒錢,是以對其冇甚麼好感。
因而兩位前土豪同掌梁山財帛,也變成了順水推舟之事。李應跟梁山諸人乾係都不是太緊密,做事也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不像柴進,天生的任務心,愛攬事兒,你就是讓他編個花籃兒,他也能想體例給編出個各處纏金萬字紋來。
祝家莊一役結束,李應想著,這下梁山如何著也得承本身的情,能放過李家莊一馬了吧。
出了門,模糊聽得柴進在連聲抱愧。李應在不滿的嘟囔。蔣敬則小聲說:“實在還是有些可行的部分,但總不能讓人曉得是個婦道人家提出來的,平白惹人笑咧!……柴大官人,到時候上報,休提這小娘子,給她點錢就行啦……”
柴進笑道:“我們身在梁山,甚麼法律行不得。這些點子裡,倒是有很多非常可取的。不然我們商討一下,再請晁宋二位大哥籌議籌議,先嚐嘗……”
小嘍囉對那第三小我非常畏敬,縮縮脖子,往裡一指:“阿誰是蔣敬蔣大哥,也是個不凡的人。”
再轉頭看看中間的李家莊,還好好的矗在那兒,分毫未損。李家莊的門麵裝修得比祝家莊還豪華,李家莊裡的人,個個彷彿都比祝家莊的肥頭大耳。
比及梁山多量人馬前來攻打祝家莊,李應有點慫了。剛好他和祝家莊的祝彪不太對於,便悄悄玩起了無間道,和梁山暗通聲氣,意義是我跟祝、扈兩家並非一起人,我李應最佩服豪傑豪傑,不喜好婆婆媽媽。你們要打祝家莊,你們問我支撐不支撐,我是支撐的。我就明白的奉告你這一點。
老好人柴進此時無計可施,隻得朝潘小園投去一個萬分抱愧的眼神。
而蔣敬,他的兵器,是背上一部巨大的鐵算盤,算盤珠子個個精光鋥亮,模糊泛著血光。
冇人見過他脫手,冇人曉得這奇門兵器到底有多大能力。
潘小園直麵屋裡的賦稅三巨擘,麵無神采隧道了三個萬福。
劈麵那小嘍囉也一臉難堪:“這個我們也曉得,但本日來的是李應李大哥,蔣敬蔣大哥,是按例的月尾對賬。這個,嘿嘿,天然是他們優先了……”
坑來坑去,坑了本身。今後李應斷念塌地在梁山住了下來,每次喝醉酒,也會吹牛懷懷舊:“想當年老子做大官人的時候,比你們幾個八輩子加起來都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