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園幽幽隧道:“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今後還隨便讓人賒賬不?”
武大做炊餅的質料,向來是買的第三等茶合麵,從城外曹家磨坊裡進貨。本年收成好,糧食價賤,賣一百五十文一鬥――約莫是六公斤的重量。
麪粉之精粗,製法上有碾與磨的辨彆,又有乾溼之分。最初級的叫做鵝絨麵,聽名字便曉得有多麼潔白細緻,潘小園還冇在陽穀縣裡見賣過,皇宮裡阿誰書法家天子,約莫是頓頓吃這個的;次一等的是雪花麵,是磨坊裡製出,又起碼過兩遍篩的,比鵝絨麵稍粗一些,當然冇有雪花那麼白,但起碼雜質未幾,吃起來不傷牙齒;再次等的,叫做茶合麵,是所謂的“全麥”,碾坊裡便可出品。成品泛著微微的茶色,隻能用來做一些粗糙點心,但是在老百姓眼中,仍然是上層次的“白麪”。至於百姓家裡本身磨的麪粉,質量整齊不齊,便談不上品級之分了。
全部陽穀縣裡,竟然找不出一個雪花麵做的炊餅,真是商機無窮。
他倒不記仇,明天跟娘子產生的統統不鎮靜都已經忘到了姥姥家,提起娘子還是一副高傲的語氣。隻是看著對方一臉欣喜的神采,這最後一句話說得還是有點躊躇。
話音裡有些諷刺的意義。武大哪聽得出來,一邊忙著給彆人派送免費炊餅,一邊嘿嘿笑著說:“那裡那裡!像先生這等從不賒賬的,都是小人的衣食父母,小人都記在這本子裡呢。俺娘子說了,比及年關底兒的時候,專門做些精美點心,報答你們。”
武大張著嘴,掰動手指頭算了算。雪花麵畢竟不便宜,要三百文一鬥,一石就是將近四貫錢,隻要大戶人家纔買來每天吃。但做成的炊餅,如果賣五文錢一個,那……那……
武大吃了一驚,喃喃道:“雪花麵?做、做甚麼?”
對方從速說:“大郎,本日我不買炊餅……”
潘小園卻早就算過了。越是初級的貨色,利潤空間越大。要想快速掙錢,非很多搞些花腔不成。單靠賣兩文錢一個的炊餅,武大的炊餅買賣永久冇法有所衝破。必須推出單價更高的新產品。不希冀一步登天,那就從初級的質料開端。
算不過來了。直覺奉告他,彷彿不會虧蝕。
讓她驚奇的是,縣城裡的其他商戶,大多也是久為欠賬困擾的,看到武大來了這麼一出,竟然也都福誠意靈,紛繁建議了現金付賬的建議。一時候縣衙門口的貿易區,恰如刮過一陣清風。一夜間,端方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