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是大一些啊,你們看看這稻頭,都比中間的要低好多呢。你們數一下,一棵下來,必定比中間的要多。”
世人嘩然。
……
大寶、二寶清脆的娃娃聲音,很快在空中飄響了。
“這朱老頭家,看模樣是真的要發了,瞧瞧,一樣是種穀子,人家體例一換,就比我們多了一兩筐,實在戀慕死了。”
朱老頭家的,較著比中間的要高一些,也就是說——朱老頭家的收成更好。
“我感覺吧,這事應當找裡正、族長,他們那邊應當會出東西。”另一戶人家的院子裡,老婆子對當家男人說道,“你想啊,這冬紅薯,裡正、族長那邊都盯得緊,有動靜,朱老頭家增收的事情,裡正、族長那邊還坐得住?用飯填飽肚子但是大事。”
等真的收完了,他們也就心折了——不消等中間的收完,本身家往年一畝地收多少,他們內心能冇數?
彆說他眼熱了,其彆人也眼熱起來,紛繁說道:“朱大娘,來歲我也跟你一塊兒種。”
……
朱嘉立馬點頭:“來歲,我跟你一起種。”
“朱老頭家人多,不是普通嘛。”
“這個倒是,到時候得好好考慮考慮。”
關於朱家本年那畝水田,增收的事情,不等入夜,就已經傳遍了全部朱家村,還在向外擴大。
“不是吧,這麼較著?!”
“另有稻子,一整顆一整顆地比。”
“對,也嚐嚐,不過她家四兒媳婦說了,百樣米養百樣米,先拿一小部分練練手,彆還冇上手就全種了。徒弟領進門,修行在小我,一樣的體例大師一起種,到底種成甚麼模樣,也不必然。”
不消等全畝收完,隻略微收一些空位出來,兩邊一對比方鬥裡的穀子量,就有了答案。
也就是說,因為朱家的穀子個頭大,比較占空間,它一粒就比彆人多了差未幾三分之一。
……
籮筐多了一筐、兩筐出來,這還用說嗎?
她還勸說,這新的蒔植體例,看著是能增收,但還是“謹慎”一點好。像他們家本年,也隻拿了一小部地來試。
這麼一提示,有人重視到了。一樣大小的一塊空位,中間人家的稻子要堆得高一些,但方鬥裡的穀子高度,卻有些分歧。
哪家哪戶,曉得點動靜的,都趁著吃晚餐的工夫,湊在一起,嘮嗑兩句。
李氏、林氏半途來送水,看到自家地裡圍了那麼多人,還嚇了一跳。
“你們等著,等來歲必定叫你們。”
“大寶、二寶,你們倆過來,幫爺爺數數,每邊有多少粒。”
“拿兩粒米比比就曉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