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二哥家是籌算賣了。”林青石說道:“本來我說要來問問你吧,但是二嫂她說不消,她自有判定。”
那販子一副帶著一頂員外帽,身上穿戴醬色的綢衫,臉上掛著笑,一副和藹生財的模樣,他一邊批示著中間兩個伴計收麥子,一邊同麵前的村民說話。
“名字不過是一個代號罷了,冇甚麼不能說的,他日你如果成為萬人敬佩的大將軍,鄉間人家的孩子,怕是都得改名叫王二狗了。”
現在算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本來就貴,但一升麥子的代價,大抵也就是六文錢的擺佈,能賣八文錢,的確是高價了。
“廬州?冇去過。”葉初秋手中提著一根繩索,一向拿在手中甩著玩,“哎,你來我這幾天了?你是林青川的親信嗎?”
“村裡好多人都想著,將麥子全賣了,然後去城裡買些麪粉來,還免得本身磨麵了,我們本來也想賣了,隻是記得大嫂的話,天上不會掉餡餅,以是纔來跟大嫂你籌議籌議。”
“久仰?叨教薑員外之前在那裡傳聞過我?”葉初秋倒是一點麵子都不給。
“你們看,我這一鬥麥子夠標準吧?冇多占你們一點便宜,是多少就是多少,多的我都用推子平下來。”
“我們不曉得,歸正有人在吳家溝收糧食,足足給出了八文錢一升的高價,好多人都籌算將麥子給賣了。”林青石答道。
剛慷慨給林青川虎帳捐了些糧食,這邊,林青石跟柴春芳兩口兒又找了過來。
“林夫人談笑了,我來這裡買糧食,也是為了村民們著想,不曉得林夫人讓我分開,又是甚麼事理?”薑員外怔愣了半晌,隨即哈哈一笑,“難不成,林夫人你也籌算高價收買這麥子不成?”
“哎,這些麥子大師都夠吃了,這就賣了?”
本來他有個侄兒,就住在這吳家溝,想來這麥子也是聽他侄子提及過了。
天公作美,接連幾天的好天,將這麥子曬得乾透了。
幾個兵士齊聲說道。
“大嫂,昨兒有個糧商來了我們家,要跟我們買糧食,代價比時價高了足足三成,你說我們要不要賣?”
“做口糧的麥子,到時候再去城裡買嘛,城裡現在的麥子也就是6、七文錢一斤,我家的糧鋪頓時就要開了,到時候你們來我家買,隻要六文錢。”
“那當然是不成能,做買賣,也要講究個先來後到。”
“剩下這些,我們籌算留著做口糧了。”有村民答道。
薑員外聞言神采一僵,但很快又規複了普通,“之前聽小侄提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