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青團,另有一碗木薯粉、一盤木薯點心、幾塊雜糧餅、土酒等,看著就比往年豐厚很多。
除了夏厚德,夏明楠、夏大丫、夏苗苗、夏小雅幾個冇一個嫌棄,都非常喜好,說這東西好吃。
白佩佩也早早配了驅蛇粉,家家戶戶帶著,再帶一根木棍,走到哪兒灑到哪,走到哪兒運送機器敲到哪兒,根基上不會有太大題目。
夏明楠一臉懵逼:“啊?育種?不是直接灑到地步嗎?”
夏明楠固然不懂,但勝在說話,聽夏厚德的,把之前特地留下來的糧種拿了出來。
夏厚德過來查抄了一下,拿了一個籮筐,直接將糧種倒進了籮筐裡,抱到後院澆水去了。
若不是夏厚德帶著他們種了木薯,他們內心有些底氣,彆說學夏厚德種地了,就是種個綠肥他們都得嘀咕很長一段時候。
可那麼大一塊地,讓他們全清算了,那必定費精力,也不必然清算得出來。但如果換成苗床就不一樣了,就那麼一謹慎,多弄幾天,還能弄不出來?
個頭不大,你光根數多有乾甚麼用?一根小小,把皮一削,還剩下多少呢?
灑完驅蛇粉,這纔拿了割草的鐮刀清理雜草。
巴拉巴拉一堆,然後再意義地吃一點供品,一年一度的腐敗節也就結束了。
夏厚德解釋,想要苗長得好,那必定是地得肥。
掃完墓,夏厚德就忙著清算苗床,灑苗種了。
就算冇漲也冇事,彆出題目就成。
夏厚德:還是算了吧,有點難堪。
這年初,他們可就靠這幾畝地用飯,如果地裡的糧食被折騰冇了,那百口就得喝西北風了。
夏厚德舉了一個例,“就跟小孩似的,小時候長得好的小孩子跟小時候就吃不飽穿不暖的孩子放在一起,即便今後都按一樣的體例養,哪一種長得更好一點?”
白佩佩給了夏大丫、夏苗苗一人幾柱香,讓她們給爺爺奶奶上完香後,也給她們親爹孃上一柱,奉告他們本身統統都好,讓他們在地底下放心。
是的,冇錯。
他們家現在可吃不了邃密糧當頓,一個吃了兩個,冇吃飽的就再煮一碗木薯粉,配著野菜一塊兒吃。
青團實在就是艾草配糯米做的,內裡包上餡,也就成了。
“直接灑出來,萬一灑得不均勻呢?我們這是精耕細作,想讓它長得好一點,收成高一點,就要本身多辛苦一點……”夏厚德唸叨著,讓夏明楠行動快點。
“曉得,你放心,我們又不是李娃子。”要麼學就學到底,哪有學一點,不學一點的?那不成四不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