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認識便將手中的書拋開,卻見那本《幽明妖狐錄》在空中劃過一道美好的弧線,不偏不倚地落到了他的腳下。
“傅家蜜斯與皇太子的婚事本就受阻於聖上,數度依聖諭延後,現在東宮得寵開罪,而秦王風頭正勁,很多人也都猜想傅家會藉此事為契機消弭婚約,退出東宮的陣營,但傅氏一族卻始終果斷地支撐皇太子,這場風波才漸漸地疇昔了。
雲珠也獵奇,悄悄湊了過來。
“皇太子素以端方守禮、德才兼備著稱,不想竟於皇祖母病重之時,與皇祖母寢宮宮女私通,世人皆不敢置信。秦王黨更是趁此機遇大做文章,糾集言官進犯皇太子失德不孝,不堪為人主,該當讓賢,逼得皇太子於禦前泣涕告罪。
蘇漁冇想到他這個時候會返來,正要笑著號召他,卻見他的視野帶了幾分切磋的意味落到了她的手上。她順著他的目光低頭看去,便見本技藝上正握著那本早上才被他收繳走的《幽明妖狐錄》。
蘇漁問:“如何?”
瑜寧見四下無人,便抬高了嗓音,用極小的音量與她們講:“當年聖上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先皇偏寵秦王,到處打壓皇太子。皇太子十六歲原當大婚,太子妃乃是皇祖高宗天子欽定的慶國公嫡長女,先皇卻以龍體抱恙之故,令皇太子婚事暫緩停止。皇太子至孝,天然回奏‘後代姻緣之事不急一時,唯願父皇聖體安康,方是天下人之福。’
瑜寧道:“這此中的確有一段原因。奴婢的姑母在宮中當差二十餘年,很多事都是親曆親聞的,故而奴婢也略知一二。”
……好個燙手山芋。
正說著,卻聽得有腳步聲近前,三人都噤名譽向門口,待得看清來人,瑜寧與雲珠倉猝起家施禮:“給楚王殿下存候。”
“皇太子的母親——便是當時的皇後孃娘——已是離宮修行數年,聞聽此事對剛出世的小孫女非常垂憐,便提出將她母女接到本身身邊,伴隨本身一起修行,故而和靜公主的確是在宮外長大的。”
瑜寧正自撥弄著香爐裡的香灰,聽她如此問,便笑著答道:“想必是接和靜公主的人來了。皇太後孃娘前幾日便回佛光寺去了,隻因皇後孃娘慈愛,留公主在宮中多住了幾日,現在是皇太後孃娘遣人來接公主了。”
蘇漁奇道:“我曉得中宮嫡出的舞陽公主,素為陛下鐘愛,視作掌上明珠普通。淑妃娘娘膝下的廣平公主,亦頗得聖心疼惜。如何這位至公主,倒是在宮外長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