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征天下_第一百四十六章 加派三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孫承宗想想也是,這員脾氣莽撞的悍將若落到管寧手裡,恐怕冇幾天就得被尋個事由,砍了腦袋!因而他從速上疏,要求隻將滿桂這一支軍隊留在山海關。

而跟著糧草一起來的又一道聖旨,則讓他喜憂參半。

孫承宗細心地聽完,終究大喜過望道:“此計大妙!本督師能夠將你所言總結成一句話:‘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

袁崇煥看出了朱由檢的疑慮,對他一躬身道:“殿下,您但是怕建虜來粉碎我軍的屯田?此節下官也想過,對策就是如您所說,組建一支可在田野與建虜對抗的馬隊!”

所謂“三餉”,是指遼餉、薊餉和練餉。

又過了兩天,押運糧草的車隊,終究晃閒逛悠地開進了山海關。

王在晉卻信覺得真,轉至朱由檢的身前,慎重其事地給他行大禮參拜,然後衝動隧道:“殿下對老臣的教誨,老臣定會銘記於心!老臣去矣,望殿下多多保重!隻要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對峙幾年,需求再來受殿下之教!”

此次,朝廷答覆得倒是挺快,公然批準了孫承宗的要求,但也同時做出了一個非同小可的決定:加派三餉!

這些年,僅遼餉一項,已為朝廷多征了上千萬兩白銀。而這些銀子撤除被各級官員貪汙、剝削掉近一半,倒也有五百多萬兩確切用在了遼東。

可要屯田,前提前提就是得有個相對安然的環境,起碼能包管將這一季種的糧食順順鐺鐺地收了。

可遼東情勢明顯不是如此,這裡一馬平地,女真人隻要想打擊,兩三天就能打到城邊。你這辛辛苦苦,撅著屁股種了好幾個月地;眼看著糧食快熟了,女真人來了,你這不白忙活了麼?

王在晉走後,山海關的擔子就全壓到了孫承宗一人身上。但是他盼得望眼欲穿的糧草,卻還是遲遲未能送到。

朱由檢見他精力頹廢,想勸又不知如何勸起,憋了半天,終究冒出一句:“王大人,您隻是被調離,並非被貶職。我感覺遲早有一天,朝廷還會重用您。您且先去到差,為聖上、為國度留下有效之身。‘苟利國度存亡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不管在那裡,都一樣是為朝廷效力,大人又何必過於悲觀呢!”

“甚麼萬一?是家事首要還是國事首要?”孫承宗活力隧道,“莫非他們還敢違背朝廷的調令不成!”

“苟利國度存亡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王在晉將這句詩幾次默唸了幾遍,欣喜地望著朱由檢道,“殿下,此詩為何人所作,全篇為何?老臣竟從冇聽過!說得好哇,此等胸懷情懷,老臣千萬不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