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想了一下說:“有一次侍經筵的時候,兒臣曾聽戶部官員講過,是年我大明的國用開支一共折銀1800餘萬兩,此中募兵餉銀900餘萬兩,官員俸祿400餘萬兩,另有宗室開支500餘萬兩,首要就是這三項。”
“如果朝中背景硬,有首輔或者尚書打號召,漂冇會少一些。”
“不對,是漂冇!”朱慈烺終究想明白了此中關頭,“這不是凡是所說的貪汙,因為全部文官群體都得了好處。”
“是啊,去哪了?”朱慈炯茫然道。
“此中必定有貪汙,但並不是全數都被貪汙。”
這時候,中間的朱慈炤打了個嗬欠:“還能去哪了,必定被貪汙了唄。”
崇禎目光轉向朱慈烺,問:“烺兒,你的觀點呢?”
“嗬嗬,問得好,父皇為甚麼不把這些贓官抓起來?因為底子辦不到。”崇禎輕歎了一口氣,又道,“就以遼餉為例,500萬兩遼餉還未出戶部就被內閣漂冇一成,出戶部時又被漂冇了一成,兵部再漂冇一成,到了山東都批示使司再漂冇一成,再到薊鎮又要漂冇一成,這就已經漂冇了五成了。”
“那麼,這些銀子是被各級官員貪汙了嗎?”
朱慈烺接著說:“這三者當中,募兵軍餉隻能增不能減,官員俸祿減無可減,以是獨一能夠縮減的便是宗室開支這一項。”
不過臨走前再三勸諫崇禎,從速回南京駐蹕。
“對。”崇禎點點頭,“要不然拿甚麼贍養全天下的胥吏衙役?”
“父皇就問你一句,每年300萬兩的內帑銀子如何來的?”
選儲君最忌諱的就是趕鴨子上架。
“啊這?”朱慈烺頓時候啞了,這個結果他是真冇想過。
“父皇,兒臣確切有一言不吐不快。”
將幾個大寺人打發走人以後,崇禎才問朱慈烺三兄弟:“父皇明天考考你們,你們說大明為甚麼會淪落至明天這般地步?”
朱慈炤:“父皇為甚麼不把這些贓官貪吏都抓起來?”
頓了頓,又問道:“那麼該如何破解這一困局?”
自古以來,最難相處的就是天子與儲君。
“福利?”朱慈烺、朱慈炯另有朱慈炤都一臉茫然,啥意義?
“王大伴,你守住帳門,任何人等不準靠近十步以內。”
但他曉得太爺爺萬曆天子,另有太爺爺的爺爺嘉靖天子,都跟文官群體乾過仗,終究彷彿一勝一負?歸正他是不敢想。
“當然不止400萬兩,1000萬兩都不止,官吏俸祿纔是大頭。”崇禎感喟不已,“太祖高天子給我們這些後代子孫挖了個大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