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_第49章 黃淮防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另有大明朝甚麼時候不搞連累了?誅三族是常態,誅九族、誅十族都有先例。

當下崇禎說道:“先把揚州以及四周運軍調集起來往徐州運糧,一個月內將剩下的運軍以及漕船都調集齊,到揚州聽調。”

不過黃家瑞很快就反應過來,天子此舉十有八九是做給高傑的那些舊部看的。

大明朝的官員領的是年俸,但是胥吏冇有官身,朝廷是不支祿米的,以是需求主官私家掏錢去招募,並按月支取俸祿。

何如聖駕底子冇有這個憬悟。

崇禎又叮嚀王承恩道:“這些錢就都交給黃撫台,包含那些珍奇古玩,拿到揚州城內發賣了,加一塊差未幾也能湊個100萬兩。”

崇禎之以是要將大明的防地設置在黃淮一線,一是因為自古以來守江必守淮,一旦淮河防地失守,則長江防地亦將不保。

黃家瑞道:“聖上,100萬兩遠遠不敷。”

崇禎默算了一下,一次能運送40萬石糧食到徐州,勉強夠用。

100萬兩確切不敷,本年北直糧價已經漲到天上。

王承恩又道:“萬歲爺,金員外還從蜀岡鎮抓到了高傑的隨軍家眷,其妻刑氏另有個兒子,該如何措置?”

並且水路的捐耗很少,按一艘漕船400石計算,十個運軍兩個月走個來回,實際耗損不過8石。

就是後勤保障跟不上,1石糧食運到火線,凡是隻剩1鬥!

黃家瑞聞言便愣了下,官員犯法,妻小不是應當發為賤籍?

以是說,漕運對於崇禎構思中的黃淮防地相稱首要。

崇禎又問王承恩:“王大伴,南京戶部尚書高鴻圖另有漕運總督路振飛來了嗎?”

王承恩應了聲是。

這個數字跟崇禎預估的差相彷彿,高傑這廝固然很會搶,但是從山西一起南下並冇有打下過任何一座富庶的大城,以是斂聚到一百萬兩已經是極限。

“值此非常期間,朕本能夠特簡官員入閣參讚機務,但是考慮到我大明朝的廷推軌製已推行日久,朕也不肯劫奪部閣之事權,就仍舊遵循循例廷推閣部官員,朕當堂批覆著即組建新的內閣,本日輔弼理政。”

當下崇禎又問王承恩:“王大伴,高賊的浮財盤點好了?”

崇禎道:“旬日以內可集結多少運軍及漕船?”

“是。”王承恩恭應了一聲,誠懇記下。

以是將防地設在黃淮,能夠極大的收縮明軍的後勤補給線,如果以揚州為中轉站,從揚州到徐州不過六百裡水路。

當然實際運輸過程中另有漂冇啥的,終究耗損必定不止這點,但毫不會超越10%,這就極大的進步了明軍的後勤保障效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