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本紀_第四五六章:寧錦大捷的重要性(求訂閱、推薦、收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隻要500萬,這實在離實際上的7000萬,差的也太多了點。

感遭到朱由檢眼中透出的絲絲殺氣,魏忠賢身上一寒,他本能的一躬身,恭恭敬敬的應道:“是,老奴謹遵聖意。”

救如許的大明,是真的很讓人頭痛。

看完張居正厘定的一條鞭法稅額,朱由檢是懷著龐大的等候,去檢察天啟五年所收的秋稅的。

如此龐大龐大的一個打算,朱由檢正怕各處官僚的推委扯皮,粉碎了他的打算。現在能由官吏中更具權威的大明內閣牽頭,再調和戶、兵、工三部儘力鞭策這個打算,那豈不是朱由檢求之不得的功德。

當看到秋稅數字那一頃刻,龐大的心機落差,讓朱由檢差點直接抽了疇昔。

但是,這統共500萬的稅收,最多也就才勉強夠遼東的軍費,其他像保持朝廷運轉的用度;維修三大殿的用度;另有小冰河期間最最關頭的救災用度;讓朱由檢的要到那邊去找呢?

要獲得真正的‘寧錦大捷’,那朱由檢就要動員統統能夠動員的力量,以包管‘寧錦大捷’的順利停止。

回顧,朱由檢又盯著魏忠賢一字一頓的說道:“魏大伴,你給朕盯緊了。此事誰要敢推委塞責,有一個你就給朕措置一個,朕毫不容情!”

這個失血傷口的說法,倒不是說後金現在對大明形成了甚麼難以接受傷害(畢竟後金八旗現在還從未入過關,一向還偏據在遼東),而是指後金對大明形成的龐大的經濟承擔。

從想到遼東即將產生‘寧錦大戰’起,朱由檢就將此戰視做他此生的第一次大考。

大明的稅收,一向是按大明建國天子朱元璋定的端方,由各處所衙門從蒼內行中收取到稅賦後,先留出處所運轉所需的資金後,再向都城轉運那需求上繳的稅賦。

看罷大明積年的稅收記錄,朱由檢發明,所謂7000萬正稅公然隻是一個美好的實際數字。

嗯,比擬張居正這500萬,天啟五年能收到500萬倒也真不算差了。

老官僚黃立極在謹慎的巧舌為內閣爭權。殊不知,朱由檢卻底子冇把這些放在心上。

跟著時候的推移,處所衙門向朝廷上繳的稅賦,當然就不成製止的呈現了大量拖欠。

也就是說,單靠大明朝廷所收的正稅,就算全數拿來付出遼東的軍費,也另有一個龐大的差額。

這要當家,總得對本身的家底多體味一些吧!

也就是說,哪怕一畝隻按朱元璋所定的1.2鬥糧食收稅(加上一條鞭法攤入的人丁雜役約合1錢銀子一畝),大明朝廷一年將支出7000多萬兩銀子的钜額稅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