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反對孤開武學,隻是看到了一些弊端,但是你們有冇有想過另一麵?孤在說得重些,你們反對開武學,實在不過是反對武人有晉身之階,反對除了科舉以外的取材之道!”
朱允熥俄然聲音鏗鏘有力,“若漢兒怯懦,焉有嶽武穆,焉有忠武王?”
“孤開武學,為的就是為國養能戰之將,為的就是給武人以麵子,以軍功奮發天下男兒豪情!”
“胡人馬隊以一當十,漢家男兒既失長城,以身為牆,以血為河,寸步不讓。北拒遼國,西征西夏,此等強兵豈是弱宋,可謂鐵血也不為過。”
“但孤,實在不是那樣的人。”
群臣有些錯愕,不知朱允熥為何把話題扯到了宋朝。
“孤的武學,分騎步炮海四科,又有後勤,算術,軍墾,牧馬等之分科。所出賢才,儘發之軍伍,效力於邊塞。”
這些人,都是好教員。他們平生最大的慾望,就是把朱允熥教好!就是讓大明帝國,有一名賢德仁厚,心胸萬民的君主。
朱允熥一笑,看著方孝孺,“乃至,如方學士如許的臣子,是能夠拜托江山社稷的人。若大明有難,絕對會身故社稷,以身就義,是粉身碎骨渾不怕,隻留明淨在人間的明臣!”
“臣等不敢!”
“開武學,使武人明智,使天下士卒感念天恩,明白孤以國士待他們!”
“並且北地產馬,契丹鼎盛期是軍馬六十萬,大宋建國太祖鼎盛時,不過軍馬一萬之數。且軍馬之姿,不能和遼人比擬!”
“武人,也是國士。品德文章之下豈有亂世?國富民強,百戰之兵,官方尚武,方能萬年昌隆!”
“徽欽二帝被掠,美滿是天子與百官,重文輕武得來的咎由自取!”
說著,朱允熥漸漸收斂臉上的笑容,開口說道,“但是,你們可曉得,孤畢竟不會成為你們所但願的天子。”
“你們覺得武學中,隻教如何兵戈嗎?”
“宋之弱,弱就弱在以武功武,以文抑武!”
“你們心中的大明,是君王和士大夫共天下,對不對?”
“甲士臉頰刺字,圈養如豬,待若囚徒!”
“等孤做了皇太孫,又是你們不辭辛苦教孤如何治國,管理天下。勸戒孤善待臣民,盼望著孤將來做個好天子!”
隻是這個儲君,和他們心中所想的相去甚遠,天差地彆!
說到此處,朱允熥在環顧群臣。
“宋之亡,恰是因為天下歌舞昇平,文人士大夫矯飾文章壓抑武人。天下男兒,都以文章為先,而丟了漢家尚武善戰之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