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的衛士,手疾眼快一把扶住,“珍香大人,謹慎!”
隆冬,遼東大地漫天遍野的野花盛開,山川河道在陽光下都泛著光芒。青山之邊,是遼東波瀾壯闊的黑地盤,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豪放廣寬。
“實在,那邊本是我們的地盤!”李芳遠看著對岸的目光,變得有些仇恨,“高麗的先人,在渾河之邊建立高麗,全盛之時從渾江開端,西抵遼河,北至開元(吉林市),東到布爾哈圖(延邊),南道漢江(高麗的漢江)。”
這本是元朝墨客張養浩的詩,描述的是千裡潼關氣象。而現在,卻被此人用在了描述遼東地盤,很有些驢唇不對馬嘴。
“史侍中,我說的不對嗎?”見冇人阿諛,李芳遠的目光頓時淩厲起來。
“不過是有感而發!”李芳遠還是看著鴨綠江劈麵,本就頎長的眼睛,更加狹小起來,用馬鞭指著山間若隱若現的堡壘,皺眉道,“那邊應當是明國的鳳凰堡吧?”
“靖安君所言,儘是豪情壯誌,臣沉浸此中不能自拔!”姓史的文人從速說道,“哎,可惜明國勢大,不然以君上之才,定能率軍北上,規複古日江山!”
當下開口道,“君上,從速上馬,還去調集臣子議事,從速回王京麵見大王!”
但是此人聲音落下,身後數人卻齊齊鼓掌喝采,此中一看起來彷彿是文人一樣的人開口說道,“靖安君把此詩用在此處,真是應景!”
唸詩的男人恰是高麗王李成桂第五子,於諸位王子中最為有才調的高麗靖安君,高麗興親軍衛節製使、全軍府中軍節製使。
見他神采大變,史姓文士從速說道,“君上,如何了?”
“幅員廣寬萬裡,能與中原爭雄。”說著,李芳遠仇恨的眼神,更加的氣憤起來,“但是中原矜持強大,以武力壓迫,逼得我們高麗從遼東膏壤中,遷徙到三韓之地!可愛!”
~~~
史姓文人恭敬地說道,“臣記著了!”
在浩大的汗青長河中,我們獲得了很多。但同時,也落空了很多。乃至有些落空的東西,讓人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靖安君可在此處!”
他身後一個衛士打扮的粗暴男人,定睛看看,“是的君上,鳳凰堡歸明國遼東軍衛,有兵六百三十六名!”
這位王子一貫勇武,喜好口出大言,故作豪放。豈不知這番話,卻說得訛奪百出。
它比不得長江浩大,比不得黃河雄渾。比不得珠江廣寬,也比不得漢江悠長。
一隊馬隊,從富強的叢林中穿行出來,緩緩來到江邊,頓時的騎士穿戴有彆於中原的紅色服飾。他們信馬由韁,任憑戰馬在江邊飲水,目不轉睛的看著鴨綠江劈麵的山川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