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老爺子舉著銀幣細心看著,“依你之言,著戶部工部推行鑄幣一事。”說著,老爺子又道,“細心點也冇錯,你們好好算一下,要破鈔多少,鑄多少,然後奏報上來!”
“唯工部有鑄幣權,各地藩司官方不得私鑄,等推行以後,各地交征稅銀也用銀幣代之!”
“嘖嘖!”老爺子還是舉著銀幣,“咱大孫這腦袋瓜是真好使!”
“嗬嗬!”老爺子咧嘴大笑,真真見牙不見眼。
嗡!
漸漸的,老爺子彷彿看清楚了,朱允熥手中那枚小小的,製造精彩的物件上,雕鏤的畫像,彷彿就是他本身。
當代造幣,可不但是造那麼簡樸。造幣所用的破鈔,乃至超越了貨幣本身的代價。
“曆朝曆代皆有錢荒,若錢荒怎能國富民強?殿下此舉,乃是大明千秋萬代興國之策,僅此一項德政就遠超前人。”
“殿下澤被百姓,洪武通寶必為萬民銘記,史乘稱道。臣之拜,乃是替天下百姓士人,拜我大明意氣風發,不畏艱險之儲君!”
有費事不怕,發明費事措置就是,補足就是。但若因為費事而一刀切,得不償失。
銀幣的正麵,恰是老爺子的頭部肖像,頭上上另有一行小字,洪武二十六年,大明工部等等。
朱允熥主動過濾了淩漢的話,凡事無益就有害,一項政策在最開端老是會有些負麵的影響。但是國度大事,要從長遠考慮,不能因為臨時有些影響,就擱置不前。
老爺子聽著耳中,那悠長的金屬震顫之聲,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兒。
滿殿臣子皆賀,唯有他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