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掘突執掌藍田大營,擺設運鹽有功,敕封華胥縣伯,食邑九百戶。
酒乃糧食精,西周糧食本就稀缺,即便酒味淡如水,還是隻要貴族卿士纔敢享用。
姬掘突與內史仲颸共迎。
弭國公姬翉並不曉得,隻得望向一旁的趙李兩家人。
“雞群無智!如有人拋灑毒米,雞群食之而亡,亦可稱雞群使然呼?”
“取辣蓼草曬乾,異化少量桑葉、甘草等碾磨,加熟水揉入稻麥粉中,陰藏至白絨伸展,可得清甜之酒麴。”
弭國公姬翉卻道:“臣覺得,趙家人並非成心為之,不宜重罰也。”
弭國公姬翉詰問:“敢問大王,如果兩家相商不下,又該如何措置?”
趙家老者悠悠道:“啟稟大王,吾模糊記得,暮年田間並無此物,想來是鳥獸偶然漫衍,四周農莊鮮為少見。”
姬掘突一拍腦門:“末將一時髦起,讓大王見笑了。”
念及此處,姬宮湦大笑。
即便宿世對修建不甚體味,他也能猜到,所謂怪石恰是石灰石。
“當前紙幣已不懼浣洗,自鑄幣工匠增至百人,每日可印製三萬餘張。”
姬掘突搶先道:“若將怪石擺在必經之路,待敵軍踏至,居高地傾瀉涼水,必能將敵軍煮熟。”
“大王賢明睿智,必能初創千古之大業。臣等跟隨擺佈,亦可名看重史。”
到達藍田大營時,已是深夜,蒼穹月明星稀。
趙家老者不由感慨:“若吾識得其可毒魚,又豈敢堆放壟上,乃至釀出現在這般禍端。”
其他有功將士,均按三等九品軍功爵敕封。
姬宮湦點頭:“此草名為辣蓼,莖葉確能毒魚。”
“孤王突生異想,若將白膏與砂石攪拌,或可用於築城建屋。”
“啟稟大王,臣等熬煮紙漿時,偶然間發明一種怪石。”
在場新國人聽罷,接踵表示附和此法。
不愧為史乘所載鄭武公,竟有如此奇思妙想,將石灰利用於疆場之上。
李家主事人主動道:“大王聖明!吾等折魚不過二百餘尾,並非想以此欺詐,隻為討個說法。”
姬宮湦先是揮手,表示寺人尨將趙家老者扶起,接著才朝圍觀世人開口。
“大王竟會釀酒?”
趙李兩家自是大喜。
姬宮湦反問:“此等雜草,是否漫衍甚廣?”
內史仲颸在旁等待好久,直至寺人尨結束宣讀,才邁步上前稟報。
弭國公姬翉提示道:“現在大王已聖斷。”
內史仲颸會心一笑:“臣將怪石化成白膏,插手紙漿當中。所得紙張較為光滑柔韌,且潔白易於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