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聽即返聽於內。屏除外界統統滋擾,如人萬籟俱寂之境,凝耳內聽。內聽之義,非在於聽聲。乃是凝其耳韻,神意內注,以便收心人靜。
上述身靜、心靜、意靜之三大層次,看似平常,並不平常。有人誤以為做靜功偏於性功,對於命功冇有乾係,實在不然。道家靜功之奇妙,直指修煉真機。丹書雲:“身不動日煉精,心不動日煉炁,意不動日煉神。”可見築基靜功的三大層次,已將煉精、煉炁、煉神之功,貫穿在內,成為一部修煉*。煉精就是補精,煉炁就是補炁,煉神就是補神。因而通過靜功築基,能夠補足精炁神三寶之虧損,直至“精滿不思欲,炁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的地步,這也恰是丹道人手築基的真正目標之地點。
8,即此一法,已為攝生不二法門。但這在中華道家修煉當中,隻為築基功法。學者得其真超,欲求上層接命之術者,再訪高師學習可也。
垂簾即微閉之義。眼睛展開輕易滋長邪念,閉攏又輕易昏沉入眠,皆倒黴於入靜。此時的口訣,就是“睜三閉七”。詳細做法疇前皆是口傳,在此公開就是雙目天然下垂、以看到麵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3.息法(命功有為之法,複歸有為)
入靜工夫,首要還在本身悟解。
《青華秘文》闡述止念之法時說:“但於一念妄生之際,思常日不得靜者,此為梗耳,急舍之,久久諳練。夫妄念莫大於喜怒,怒裡回思則不怒,喜裡知抑則不喜,各種皆然,久而自靜。”又說:“心求靜必先治眼,眼者神遊之主也,神遊於眼而役於心,故抑之於眼,而使之歸於心。”即言內觀返照,亦可止念。
3.靜功的層次
2.煉習吐納,最好連絡太極拳之類的動功。蓋“有動乎中,必有其靜。”動靜相兼,相互增益。煉技擊者,亦能夠此作為內功,隻知蠻用拙力,不知以意領炁,以炁領形,畢竟落於下乘,且於攝生無益。
最後神意合為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渾沌交合,氤氳不散。津液愈生愈旺,苦澀滿口,丹田暖和,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呼應。靜到極處,但覺炁如根根銀絲,透入毛孔,浮泛暢快,妙不成言。鼻無出入之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當中,是為胎息。《老子》說:“專炁致柔,能如嬰兒乎。”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境地,仙道不遠矣。
但是達到如此境地,隨大家秉賦有早有晚。要在慎終如始,勿懶勿怠。《太上老君內觀經》說:“通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道不失,身長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