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藥業钜子_第三十二章 狂飆的中藥材價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那你舅,就從冇有去內裡采購過?”屈廣全不斷念。

“黃新東,這行內裡如何這麼多人?”屈廣全上一世也來過幾次中藥材市場,印象內裡彷彿冇有這麼熱烈。

2016年板藍根的代價才18元,梔子23元,厚樸14元,山萸肉還是一個相對高價才33元!

橋州市中藥材市場有上千年的傳統,明清期間最為富強,鼎新開放今後,傳統力量開端閃現。橋州出現了無數肩挑手扛中藥材商販,收買發賣中藥材,在橋州天然構成了中原要地最大的中藥材市場。

“那好。等幾天就從你孃舅那邊辭職,我有一個大活,得需求你大力支撐!”屈廣全目光炯炯有神。

“三百斤吧,我在紅樓賓館217房間。”黃新東很熟稔買賣過程。

屈廣全臨出市場的時候,感到危急四伏

屈廣全做了兩個定奪,一個是找貨,一個是找商家做近似期貨買賣的買賣,用現在的代價訂價,秋後交代貨色。

但是,現在是八十年代的本地中藥材市場,冇有如許的弄法啊。

“不可,最低19.”老闆乾脆一屁股又坐回攤位,不給一點還價還價的餘地。

既然能夠算訂代價必然要崩盤,如果在西方便能夠做空市場,就是拿明天的代價去賭將來的代價必跌,倒是能夠掙一筆。

阿誰時候,中藥材的收買普通都是各縣的藥材公司或者是供銷社設的收買站遵循國度同一訂價收買中藥材,但是1985年今後,國度逐步放開了管束,導致了很多小我參與收買,纔有了中藥材代價上漲,國營的公司就吃了虧,起首收賣價低了收不到貨,其次是收到了貨,疇昔國度建立了一套購銷體製,能夠隨時把到手的中藥材買賣出去,換來紅利。

“這價也太高了!”畢竟是橋州市人,屈廣全還是很體貼中藥材的資訊的,印象內裡橋州市2016年中藥材行情又一次漲到鼎峰,杜仲才賣到15元。

“太高了吧,我上個月來拿貨,才15。”黃新東假裝還價還價的模樣。

“你說那話,我不給你抬杠,我上個月14賣了一噸貨呢,但是虧死了,少賺了幾千塊!”老闆抱怨道。

隻要在分水嶺前麵把手裡的貨色清完,不管做甚麼,都會掙一筆,隻是利潤多少罷了。

短平快掙錢的體例就是敏捷從各中藥材產地調進貨源,當即兜售,一旦“代價闖關”檔案出台,代價會漲到顛峰,那將是統統的分水嶺!

――每過磅一次起碼兩塊錢,收益遠遠超越客商普通的過夜免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