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崇榮的同窗,除了宗室後輩都是高官子孫,因為上官翱歸天引發的朝堂震驚和他們每家人息息相乾。
能代替上官翱的,要麼是本來的侍中和尚書令,要麼就是中書省的兩位侍郎。如此一來,他們的位置也就空出來了,還得有人頂上。是以上高低下,都存眷著上官翱的死活。
隻是,君情的脾氣固然不敷殺伐判定,可他行軍兵戈、排兵佈陣的本領和衛昭一樣,都是衛夙親身教出來的。那場戰役的失利,首要啟事並不在他,而是各方麵的籌辦,都有所完善。
許是那日他動手太狠了,把人都給打怕了,今後今後,宮學再冇人敢來招惹衛崇榮。傳聞傷得最重的阿誰少年還是宗室後輩,他的祖父氣不過,把狀告到天子麵前去了。
上官翱前後擔負了十五年的侍中和十六年的中書令,生性多疑的衛夙對他信賴有加,他的本領如何,顯而易見。
蕭風暗害姬辛一事,始終冇有證據,但是持續五次東西兩營練習,都以東城大營大獲全勝而告終,讓衛夙不得不考慮,西城將軍的位置是否該換人做了。
是以衛崇榮很擔憂,如果衛夙執意要打扶餘,就是換成衛昭領軍,成果也不見得能比宿世的君情好多少。如果那樣的話,衛昭此生當代,將再無翻身之日。
衛崇榮甚麼都曉得,另有甚麼可說的。他不但曉得繼任中書令的人是顧堯,他還曉得繼任侍中的人是上官軒。
衛茂那裡曉得衛崇榮和顧川被人圍追堵截的事,他隻看到,衛崇榮樣樣都好,宮學的教員喜好他,班上的同窗喜好他,就是他父王,提起衛崇榮也是讚不斷口。
現在,衛時都已經九歲了,天子竟然還能給他添弟妹,世人除了佩服,也冇甚麼好說的。
衛崇榮傳聞這件事,又是駭怪又是好笑。宿世,他就不曉得衛夙的後宮另有燕離這小我,可見他在宮裡是極不起眼的。誰知現在,他竟然有身了,還跟趙姬的時候差未幾。
論及對大衍皇朝的影響力,他和衛昭完整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從衛昭活著返來那天起,很多事情就在竄改,或許更好,或許更糟,總之是和本來不一樣了。
經此一事,衛崇榮的最大收成就是多了一根名為顧川的小尾巴。以往,顧川對他也好,比班上哪個同窗都好,可他們的乾係,始終是客客氣氣的,並無深切交換。
如果說薑澈差的隻是資格,那麼中書左侍郎薛瑞,差的就是才氣了。更多人看好的,還是現任侍中的顧堯和尚書令孫舒,這兩位不管哪位頂上去,都不會讓人感覺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