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青澀1978_第一章 大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小四合院麵積不大,和北京大多數的四合院佈局一樣都是坐北朝南,北邊是兩間正房,東西各一間配房。兩間正房一間是周國平佳耦的寢室,另一間隔成兩個小半間,彆離用來做客堂和廚房。與客堂連著的另有一個七八平米的小書房,這本來是76年唐山大地動時搭的防震棚,厥後也冇拆掉,周國平乾脆請了衚衕口做泥匠的老李把它改革了一下成了一個小書房。西邊的配房是周曉斌的寢室,東邊的那間配房則用來做了雜物房。

明天是元宵節,過了明天年味纔算真正淡去。明天還是彆的一個非常特彆的日子,十年動亂以後的第一批應屆大門生將正式踏入校門,開端他們一段意義不凡的人生旅途。1977年鄧小平同道重新複出以後,主動要求分擔科技教誨事情,點頭決定當即規複高考。

周曉斌就是77年高考的幸遠兒,因為文革十年大學間斷招生,隻收了一些呼應毛主席號令去管黌舍、改革黌舍的“工農兵”學員,無數人才被積存,是以77年高考國度特地放寬報考要求,從老三屆(66、67、68屆)知青到應屆的初中生、高中生都能夠報考,考生最小的才十五六歲,最大的已經二十八九歲,總人數更是達到了五百七十萬之多,而實際隻登科二十七萬,真正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周曉斌不但冇有被擠下河反而衝在了最前頭,以331的高分順利被北大登科。

周曉斌正籌辦往屋外走,母親張慧娟立即放下還冇吃完的碗筷,站起家來:“彆慌鎮靜張的,又不急著趕時候,東西都帶了冇有,式微下甚麼東西吧!特彆是糧票,你摸摸,放口袋裡了冇有?”

“誰把他當小孩了,再說他本來還是一個孩子嗎,我這當母親的不管管他,他還不學壞了!你說我們家斌斌是不是特聰明,高中都冇上直接考上大學了,還被北大給登科了,我到現在還感覺做夢一樣!”張慧娟一邊洗碗一邊對著客堂裡在清算檔案的丈夫說道。

周曉斌的父母周國平和張慧娟也都是文革前的大門生,他倆大學時就讀的都是北京本國語學院,畢業後也都天然被分派到交際體係事情。周國平現在在交際部上班,張慧娟在對外友愛協會上班,都是實打實的國度事情職員。再加上天下群眾保北京,固然因為十年動亂國度物質儲備非常嚴峻,但北京的糧票、物質等的供應還是比較充盈的,周家每個月的糧票都一向有充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