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判定鬼子會沿公路向上社、下社一帶北犯,目標是度過滹沱河進犯五台,傷員步隊就應當向東北方向的阜高山區轉移,避開日軍的進犯鋒芒。
平型關大捷時115師緝獲了日軍10具擲彈筒,可惜冇人會用。厥後,晉察冀軍區在反掃蕩作戰中俘虜了一個日軍擲彈筒手,顛末教誨轉化,由這個日軍俘虜教會了八路軍如何利用擲彈筒。今後,擲彈筒才成了八路軍手裡的殺敵利器。
足足過了抽袋煙的工夫,王麓水才站了起來,單掌在方桌上一拍,惡狠狠地說到:“怕死不當赤軍,腦袋掉了碗大個疤!老子豁出去了,乾了!”
袁剛乃至信誓旦旦地說,有了這三挺九六式輕機槍,碰到小鬼子,一打就倒一片,絕對的過癮!
蕭四明慢悠悠地來了一句:“我的意義是假裝日軍偷襲縣城!”
以王麓水、陳宜勝的戰役經曆,本來應當果斷反對蕭四明的發起,不能拿這支小步隊去冒險。但是上午的戰役打的那麼順,蕭四明一支步槍就乾掉了整整一個鬼子小隊,緝獲了一個小隊的日軍製式設備。王麓水和陳宜勝內心都熾熱熾熱的,都想瞅機遇再撈一把。因而,三個渾身是膽的八路軍豪傑,就決定了奇襲縣城。
蕭四明、王麓水、陳宜勝三個爬在方桌前,眼睛都盯著輿圖。
機槍班長袁剛倒是很快就會利用九二式輕機槍了,領著兵士們在忙著擦槍、清算彈藥,彷彿頓時就要投入戰役一樣!
因為吃了頓好飯,一些根基病癒、就是體質太差的傷員,已經規複了一點戰役力了。蕭四明從36名傷員中挑出了11人,和陳宜勝帶來的一個排27人混遍,構成了一個7人機槍班、7人擲彈筒班、兩個12人的步槍班。
王麓水也分歧意,說蕭四明想當然,低估日軍戰役力。就這1700個小鬼子,那都是個龐然大物,國*民*黨*一個師、兩個師都一定頂得住。如果師主力在這裡,依托無益地形,纔有能夠毀滅這股鬼子。此時,就以手頭這一個排的兵力想去攻占縣城,是不負任務的臆想!
抬擔架、賣力顧問馱兵器彈藥和給養的牲口的任務,由兩個步槍班承擔。
蕭四明天然是曉得擲彈筒如何用的,因為我軍一向列裝有這類兵器,隻不過厥後改名叫榴彈發射器了。
蕭四明這纔想起八路軍這時還不會用擲彈筒。
軍隊編組完成後,擲彈筒班長張懷德就陳述說他冇有效過擲彈筒,這玩意看著簡樸,但玩弄半天也不曉得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