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是庚辰年仲春十五所生。”
唐持頓悟,恭敬拱手,“兒臣受教。”
想起這事,他便忍不住眉眼伸展。
前些光陰朝臣倒有提及,讓皇後扶養操行貴重的皇子充作嫡子,好為儲君之選。
說著,她不覺有些傷感,“也是妾無福,至今膝下無子,咳咳咳咳……看著貴妃章嬪後代傍身,戀慕之餘不免也覺遺憾。”
“現在我朝雖安樂,可北有夷、燕,西南有戎國,劍南一帶外族猶存,朝中恰是用人之際。趙邡大哥,可他熟讀兵法、平生兵馬,有他領教兵部,管束西北,朕才氣放心。”
他走後不久,外頭就出去人稟報說是皇後到了,遠遠地便聞聲沉悶的咳嗽聲傳來。
“那我便先替公主謝過陛下。”皇後眉開眼笑,瞧著氣色都好了很多。
“母妃何必如此起火,皇後就是抓準了您的心機,才這般汲引她。”唐沁感覺她太易怒,非常不附和,“再如何冊封,到底也不是皇後親生,不過是個名頭,就是為了叫您方寸大亂。”
聽到“西北”二字,唐持目光微凝。
不過是個鄉間女子罷了,實在不敷為懼,並不值得她操心費心。
這二位異姓王現在都傳到了第二代,分掌西北與西南,又都手握重兵。
“不幸那孩子,在宮外這麼些年,不得認君父。”皇前麵色哀傷,“雖聽陛下說,章嬪的父母乃是一等一的心善之人,可到底宮外不比都城,公主更是金枝玉葉,怎能受此磋磨。”
大邕開朝之初,太祖分封有功之臣,共有四王四公六侯八伯。現在三十多年疇昔,世事滄桑,公侯伯式微了好些,四大異姓王裡頭,僅存了兩府,便是定北王與南安王。
“月前就去了,這時候已經在回程的路上了。來,先坐下。”永豐帝恐怕她熬不住。
“沁兒你氣度寬廣,可母妃卻不能眼看著你受人欺負而無動於衷。”
“依著長幼挨次,她纔是陛下的長公主呢。”現在的至公主唐沁是異化二十六年三月景貴妃所生,比章翹小了一個月。
景氏心境平複了些,可到底還是感覺屈辱和不甘,“我就是為你不平。你本應是長公主的,卻叫阿誰鄉間小丫頭給搶了先。”
庚辰年,乃是大邕異化二十六年。
皇後莞爾,道:
“等小公主進了京,便記在你名下,充作嫡出公主。”皇後能如此賢德扶養皇嗣,他臉上笑意深了些,“依著長幼,她便是二公主。”
“母妃昏頭了,這話今後可不能再說。”饒是永豐帝再寵嬖她,也不能答應她不敬皇後,“我是至公主也好,二公主也罷,總歸都是您的女兒,有父皇心疼,有外祖家庇護。與旁人是分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