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見大和尚回過神後,趕緊急走兩步上得前來,雙手合十向著圓微躬身一拜,垂首恭敬道:“弟子清見拜見八祖。”
作為景浩界佛門一脈的祖寺,在這件事上,天靜寺是瀆職了。
各位大和尚想到還在景浩界各處行走的恒真和尚,倒是不約而同地歎了一口氣。
375
清見大和尚將目光往下一壓,便望定了那一片虛空下的位置。即使間隔悠遠,中間更隔有重重山巒,清見大和尚還是能瞥見那一片山林,那一座隱在山林當中人氣淡薄的山寺。
靜檀寺除可壽以外再無彆人,偏靜檀寺中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淨涪比丘要在靜檀寺中獲得經文,就必得與靜檀寺結下了大因果。在這一份大因果牽涉之下,淨涪這位比丘總得與可壽見上一麵。哪怕是不見麵,那也該會有一次聯絡。
一眾大和尚們定定地望著記錄著動靜的紙張,麵色不一。
天靜寺的大和尚們齊聚在清見大和尚的主持雲房中,半日以後,清見大和尚送走了最後一名分開的大和尚,也不往雲房裡去,而是調轉了方向,行今後山塔林裡。
而淨涪比丘在取走藏在各寺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後,會承諾各寺一個要求以告終因取走經文而生出的因果。這一點,也都已經傳了出去。此時,也幾近是無人不知。
世尊顯聖的地界上,有淨涪。這很好瞭解,這位比丘自來就得世尊眷顧,現在有他在, 是真的很普通,也是真的不奇特。但題目是,為甚麼那地兒會是靜檀寺?靜檀寺不是已經閉寺多年,寺中空無一人,連佛統傳承都斷了的嗎?
凡俗僧侶第一人的可壽。
靜檀寺那邊的動靜鬨得太大, 完整冇有諱飾疇昔的能夠。以是很快的, 就有了精確的動靜向著各處梵刹山廟傳了開去。
甫一瞥見垂手站在那邊的那位老年和尚,饒是清見大和尚,也不由愣怔了一下。
“祖師,你現在這是......”
甭管可壽登臨極樂淨土裡頭有甚麼內幕,他都是景浩界凡俗僧侶踏入極樂淨土的第一人。
清見大和尚見狀,也是往阿誰方向合十一禮,口中唱道:“南無阿彌陀佛。”
倘若不是曉得這位祖師的秘聞,他是真的覺得這是從哪處山寺佛廟中走出來的大德高僧了。
有些大和尚在這裡細心揣摩了好久。有些大和尚倒是對此一笑而過,轉而去考慮其他的東西。這些大和尚們目光一轉,再度回到了靜檀寺那三個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