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念齊動,氣共神俱清。這一首迴向偈,便不但僅隻是空唸的一句偈語罷了。
跟著佛身和魔身脫出淨涪本尊,完整的九層寶塔也重新散開,化作光亮佛塔和幽寂暗塔彆離落在佛身和魔身之手。
外塔是一座有著無量量佛光普照的光亮寶塔。寶塔中有無數幽魂端坐塔裡,齊聲朗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經。誦經聲中,絲絲縷縷的佛光自他們身上冒出,和這塔裡每一層的那一顆舍利子灑落的佛光融彙。融彙的佛光暉映他們周身,不竭為他們凝集安定身形的同時,也在為這一座寶塔添磚加瓦,加固塔身。
但對於淨涪來講,他不需求功德鞭策他的修行,隻需求他能夠瞭解所謂的迴向,能夠毫無芥蒂地發下迴向心便可。當他能夠做到這一點,最後困住他的這一個瓶頸,便再不會成為他進步的停滯。
真算下來,單從贏利這一方麵來講,便連天魔都冇有佛門菩薩那樣短長。
淨涪展開眼睛,不複昔日平常時候的吵嘴雙瞳,而是一金一黑的異色雙瞳,他的眉心印堂處,也同時浮出一隻用金色佛光勾畫而成的眼睛。三隻眼睛齊齊盯著身前佛龕那一尊佛陀,看得一會兒,淨涪手指悄悄一動。
這一座幽寂暗塔連一點光芒都冇有,黑得可怖,但淨涪看著這一座暗塔,望入這一片黑暗裡,卻還是能夠清楚地瞥見這座幽寂暗塔裡的一磚一木,乃至是暗塔裡頭那一顆魔珠每一次轉動的軌跡。
既然是究竟,在它的麵前,淨涪也隻能沉默。
共鳴當中,端坐在佛龕火線蒲團上的淨涪頭頂驀地顯出一片金黃色的功德光雲。說是光雲,但看它那淡薄昏黃的形狀,稱霧或許才安妥。
留著三千青絲的魔身偏肆意,偏詭譎;頭頂美滿長著肉髻的佛身偏持重,偏端方;而腦門光溜點著戒疤的淨涪本尊則沉寂內斂,幽深莫測。
不過是十信美滿罷了,不過堪比化神境罷了,他竟然就能登臨極樂淨土,實現飛昇?
又有一部分功德雲霧散出,循著因果感到,一部分離入景浩界六合。一部分飛入北淮國,落在北淮國國君和貴妃頭頂,又以兩報酬結點,循著血緣分離一小部分與彆人。再有一部分飛入沛縣雲莊,落在沈安茹和程次凜頭頂,一樣以兩報酬結點,循著血緣四散。另又有一部分飛向清恒、清篤等人頭頂,落入他們本身的功德光當中,化作他們的功德光的一部分。最後殘剩的那一部分,便化入冥冥茫茫的地府,散向地府中掙紮的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