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鑄天朝_第313章 迫擊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款迫擊炮,口徑80毫米,全炮重40公斤,榴彈全重約3公斤,實際射速20發/分。射程在50米至800米。凹凸射界:45度-85度。方向射界:擺佈各3度。具有火力猛,能力大,體積小。重量輕,佈局簡樸.操縱便利,射擊時,身管後坐能量通過座鈑由空中接收。行軍時身管、座鈑可分化,以是便於照顧。

能夠有效的彌補大型火炮和手榴彈之間的火力空缺,對無防護目標殺傷結果好,合用於對掩蔽物後的目標和反斜麵上的目標射擊。

在本來的汗青上,縱觀迫擊炮的生長汗青,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當時西班牙軍隊圍攻阿拉伯人所占有的阿裡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翹起朝向城外。從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藥,再放進一個鐵球,撲滅藥撚後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兵士。這類被稱為“摩得發”的原始火炮能夠說是當代迫擊炮的雛形。

鐵蛋心機純真,腦筋簡樸,但是這一次他倒是冇有說錯,這類火炮恰是青島兵工廠就新研製出來的新型兵器,‘雷擊炮’。這個名字聽起來或許有點陌生,但是他另有彆的一個比較正式的稱呼,那就是迫擊炮。想必在後代,略微有點軍事知識的人,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

迫擊炮問世以來。被遍及應用於戰役,特彆是山地戰和塹壕戰,共同步兵小單位(連、排、班)作戰,為步兵之製式火力援助兵器。特彆合適於用來對於掩蔽物火線的目標。

作為一個偽軍迷,任超天然曉得迫擊炮在近代戰役的首要職位,是以當得知當時迫擊炮還冇有被髮明出來時。任超立即決定本身研製迫擊炮。固然這一次任超並不能在體係那裡獲得先關的質料。但是迫擊炮的道理並不是過分龐大,不然的話阿誰俄國的戈比亞托也不會用一門水兵臼炮,就改革出了天下上第一門迫擊炮。是以在青島兵工廠顛末約莫一年的時候,顛末不竭的改進,終究研討出了麵前的這款輕型迫擊炮。

天下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則出世在1904年的日俄戰役期間,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戈比亞托。當時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而展開苦戰。俄軍占有著旅順口要塞,日本挖築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隻要幾十米的處所,俄軍難以用普通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因而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47mm水兵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成果竟然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打擊。這門炮利用長型超口徑迫擊炮彈,全彈質量11.5kg,射程為50~400m,射角為45°~65°。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