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_第一百四十四章 內部支援,德國外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銀行間合作,或者稱之為相互包管,互兌互換。陳文強的建議便是德華銀行與中僑銀行建立火伴乾係,德華銀行對於中僑銀行發行的鈔票,承認其貨幣信譽並可在德華銀行代兌;中僑銀行呢,則情願接收德華銀行資金入股,使其成為中僑銀行的股東。

虞洽卿不但感覺此項投資能有收益,銀行停業能敏捷拓展,更有陳文強所承諾的在“會審案”中的大力支撐。說到底,他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藉助此次華夷相爭事件,如果能以勝利的結局結束,虞洽卿名譽大增,便籌辦向租界工部局提請增設華人董事,使小我職位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接辦粵漢鐵路不但僅要看到麵前的虧損,還要看到今後的收益,這此中不但有鐵路營運的利潤,另有銀行停業的擴大,路權所帶來的處所礦產、商品的支出。”陳文強在表示了對股東們的感激後,又闡發著給他們泄氣,“張總督擔憂路權為洋人所據,但卻能夠容忍路權為國人統統,這就是能夠預期的好處。想想那些列強,一聞築路要借債,紛繁前來兜攬,便是看到了這一點。再看蘆漢鐵路,自建成後,停業發財,餘利很多,且很穩定,這就是一個悲觀的遠景嘛,值得我們去做。”

明顯,陳文強在與青島總督會晤後,能在如此短的時候內便促進此事,還意味著中德美聯盟的構思充滿但願。對此。德國當局立即訓令柯達士,為表示竭誠合作的意向,要儘最大儘力達成和談。

這就是看法上的不同,目光長遠的差彆,胸懷氣度的大小。而用本身的錢彌補彆人虧空的部分股資,明顯令人感到不快。但陳文強更看重的大局,為此他以為不能斤斤計算於麵前的經濟好處。

……………

實在,也不怪有些股東躊躇遊移,乃至是反對。因為,要接辦粵漢鐵路,就要把廣東、湖南、湖北這三省所建立的鐵路公司閉幕或兼併。而這三省鐵路公司的路股按本發還自是應有之意,但民辦鐵路公司因為本身運營不善和其他啟事所形成的虧損呢,陳文強也決定予以了償。

“要論縱橫捭闔,要論乾工商實業,文強在海內可數第一。我對他所說的假想是抱悲觀態度的。”

已經寫了兩個字,在柯達士情不自禁暴露笑容時,陳文強俄然停下了筆,想了想,昂首問道:“領事宿世,我另有一個建議,固然不影響這份告貸和談的達成,但我想先說出來,看看貴國可否承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