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_第二百三十章 東北形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徐世昌看過諜報,對前麵觸目驚心的必殺令也倒吸了口寒氣。好半晌,他長歎一聲,緩緩說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成活啊!”

陳文強本來對此事並不太在乎,可川島浪速這個名字讓他想起了很多事情,最讓他影象深切的便是川島芳子這個在汗青上大名鼎鼎的日本女間諜。

“國度儘快穩定,則內奸無可趁之機。”陳文強一番讚歎後,持續說道:“然樹欲靜而風不止。清廷完了,可另有很多不甘心的遺老遺少、滿清親貴做著複辟的好夢,肅親王善耆便是此中之一……”說著,他把幾份諜報遞給了徐世昌。

徐世昌點頭辯駁道:“事未產生,陳先生不成先以歹意推斷。袁項城才略兼具,目光豈能如此短淺?如能擔負大總統,天然是由北及南,從天下著眼,脫出北洋之舊窠。”

不曉得徐世昌是被綁架來的,還是被威脅而來,歸恰是一肚子氣。他哼了一聲,側轉臉,不說話。

而川島浪速的打算是在中國東北(即滿洲)擁立肅親王,同時使蒙古的喀喇沁王或巴林王舉兵,建立一個日本節製下的滿蒙王國。而小日本早已覬覦我國東北。日俄戰役後,日本當局和軍部都主動采納保護和擴大在滿蒙權益的政策,戰略之一就是使滿蒙離開中國“獨立”,置於日本權勢節製之下。川島浪速要建議的滿蒙獨立活動,恰好合適日本當局和軍部的企圖,因此遭到參謀本部的支撐。

比如設立銀行,多開商埠,聘請洋員,引進外資,但不設租界,確保主權。在農業方麵,鼓勵操縱“陣勢廣衍、土脈膏腴、雨量充沛”之優勝天然前提,生長糧食畜牧業。

“國度現在正處於十字路口,內部情勢又是如此卑劣,行差走錯便陷國度於分裂或動亂。”陳文強娓娓說道:“文強不得已,才請徐先生前來為國度著力,為萬民謀福。體例有些不當,徐先生大人大量,亦當諒解瞭解。餘最佩服的是徐大人的愛國熱忱,‘必示人以不成攻,而先人不攻;必示人以不成欺,然先人不欺’,此話正與文強相合……”

聽著陳文強如數家珍般將本身最為高傲的事蹟一一報告出來,徐世昌神采稍霽。心中驚奇,卻還是冇有說話,推斷著陳文強說這番話的意義,以及強請他來的目標。

徐氏赴東北之前,本地因氣候偏寒,農夫尚不知蒔植小麥。顛末考查,徐世昌主動倡導種麥,並向蒔植者供應海內及日、美良種,複“首弛糧食出口之禁”。“三年以後,東北各處皆麥,自給而外,兼資運營。至今三省之民營私(徐氏)為麥之先農”。他還從澳洲引進良種羊和拖遝機,對促進東北農牧業近代化的過程起了首要感化。至於剿滅匪賊、移民屯墾,籌邊安民,修鐵路,通電話,也都是功德無量之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