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_第二百零九章 災荒,賑災,袁氏複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是如許的,黃先生。”孔祥熙解釋道:“我在美國俄亥俄州歐伯林大學時。開初主補綴化,厥後改修社會科學,再厥後考入耶魯大學研討院,研習礦物學,以是,獲得了理化碩士學位。”

1901年,“東南濱江數省,皆被水患”;1902年,山東境內產生黃河決口,四川產生少有之大旱,“哀鴻數千萬”;1903年,直隸春夏苦旱,“麥苗儘枯”,浙江先潦後旱,災歉幾遍全省;廣西有較嚴峻的水災,因“饑荒已連綴多年”,產生了人吃人的慘象;1904年,黃河再次在利津兩度漫決,山東被淹地區甚廣,四川又一次產生大旱荒,“幾有赤地千裡之狀”;1905年。雲南大水,僅昆明四周就有“數萬戶災黎匆急逃生”,貴州鎮遠等三廳縣,“秋收絕望”;

但是現在,環境產生了戲劇性的竄改,本來為反動生長供應了機遇和前提的嚴峻災荒。一下子成為擺期近將下台在朝的反動黨人麵前的一個必須處理的緊急題目。

黃興麵色很嚴峻,這主如果因為一些剛接任處所的官員描述了部分處所鄉村極度貧苦的氣象,這大大超出了答覆會本來的估計。

正如袁世凱奏摺中所說“以數百年之屏翰,亦有背叛之形。曾主事功之督撫,洞達外勢之使臣,各埠商團公會,亦多堅主共和。誠不知民氣何故如此乖離?國勢何故竟對維挽?”

“是的,是的,黃先生的影象力真是短長。”孔祥熙半是恭維,半是至心腸說道。

江水舔著船弦,收回“劈啪劈啪”的聲音,卻蓋不住一個男人用英語朗朗的吟詩聲。那是一個麵色有些慘白的年青人,穿戴象一個返國的留門生,中間另有幾個與他年紀相仿的青年。

而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應當看作是反動的醞釀和籌辦期間,實際上,這也恰是國表裡各種政治牴觸和社會衝突日趨激化,反動情勢慢慢構成的一個汗青階段。在促使反動情勢漸趨成熟的諸種身分中,比年的災荒無疑是不能不減輕視的身分之一。

報紙上轉載了天津某大報的動靜,被重新啟用卻滯留天津租界的滿清協理大臣袁世凱向朝廷上書,對現在危局提出了幾點建議:一,頓時召建國會;二,構造任務內閣;三,開放黨禁;四,寬大反動黨;五,請纓出戰,請朝廷授他以批示火線軍事的全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