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是謹慎為上,趁這幾日賊軍還將來,且多集結寨中民夫百姓。”
“途中百裡,無有任何歇腳之所,等他們到我們麵前,該是已經人困馬乏。”
得信以後,高坎忙叫來楊誌,將此事奉告。
聞言高坎倒是點頭道:“不成,從真定府出來的這支賊軍有一猛安之數,合近三千精銳馬隊,且攜連戰連勝之勢,與之正麵比武,就算勝了也是慘勝。”
昂首問道:“急倉促的慌甚麼?”
心下計算聽到,便道:“且叫人趕去奉告張青兄弟,看他們能不能尋機給敵軍送一番美酒好菜。”
高坎將河風口賊人安定以後,那邊巢穴卻冇有顛覆。
金甲士馬出了西臨盜窟以後,一起奔了兩天,間中連個歇腳的處所都冇有,更不要說是酒水供應了。
一進門便道:“公子,賊軍探哨已到了回水灣,另有二十裡便到寨前了!”
這邊各路備齊,柏嶺寨寨中也在楊誌領銜治下,趁著賊軍未到,又將寨門四下加固防備,以免戰時生變。
高坎得信以後,心下大喜。
“林教頭手上靈壽那一甲士馬是我們當動手上獨一家底兒,不是這麼破鈔的。”
“內裡,內裡來了一隊馬隊!”部下忙道。
“當時我們再據寨而守,借用先前安插,拖個三五日,賊軍必然心急強攻,此時再叫林教頭領平隱士馬,三麵合圍,截斷後路,神兵殺出,纔好叫賊軍儘數毀滅。”
高坎一邊說話,一邊拿出紙筆寫信。
這天上午,高坎才用過早餐,來到堂中,便見楊誌急倉促從內裡出去。
如此這般,且待三五日以後,喬三那邊便有人來報,真定府中賊軍已出城,如高坎所料,賊軍出城以後,順沱河而上,先往靈壽去了。
張青還在櫃檯之跋文賬,便瞧見部下出去。
金軍順沱河往上,繞路靈壽,而不是直走安定軍方向,奔太原而去。
喬三聽完高坎調令,當下便不做遊移,馬上領命,便回身出門安設。
恰好趁這個機遇,叫張青佳耦設法,看能不能給賊軍再送一罈美酒去。
當下計算,便道:“敵軍探哨到了回水灣,應當能發明河風口賊人老巢,附近冇有彆的落腳之所,賊軍能夠會在那邊臨時駐紮歇腳。”
四日以後,金軍馬隊一支前鋒人馬終究呈現在了柏嶺寨前路探哨眼中。
楊誌得知以後便道:“公子,如果如此,不如部屬領寨中人馬馬上收回,趕赴平山與林教頭彙合,再使平山大部人馬,待敵軍至山中近左,便行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