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自是千恩萬謝,一拜再拜。
長此以往,柏嶺寨也就愈發繁華,人也越來越多。
幾日清算,倒也將一個偏僻漁村港口整得似模似樣。
交托結束,天氣已然不早,世人卻不斷當,就趁晚收回。
心下焦急,便忙道:“公子不成。”
二人留在屋中總不是個事,再叫人瞧見怕是不好解釋,高坎忙將二人請出去,心下直感喟不止,回身躺下就睡。
“曹兄弟你也不必多勸,此事我與林教頭也有計算,便且就如此定下。”
又瞧了一眼張青與孫二孃,先前雖已有先容,畢竟是生麵孔,他還是謹慎些。
林沖得了信兒,這纔出去叮嚀人。
多日不見,楊誌聽聞高坎到來,便早早應處港口數裡來接。
“楊教頭,此番你先來柏嶺寨,寨中環境如何,可與我等說說?”
一乾人入了村中,楊誌將部下諸人俱都集合過來,一起拜見高坎。
一行人趕在真定府城門封閉之前,打通了守城衛士,一夥出得城來。
高坎自是號召伏貼,又叫林沖命人拿出帶來的好酒,起壇大師一起喝個痛快。
楊誌先高坎他們幾日收回,到了柏嶺寨以後,便使銀錢在寨門以外尋地界拉攏了落腳處。
楊誌抱拳應下,這纔開口言道:“叫公子曉得,柏嶺寨中怕是有些事不好措置。”
待事畢,又合將剩下人等俱都叫到堂中說話。
要不是曹正領來張青、孫二孃一行,光就叫剩下二三十人辦事,解運貨色又分出去一趟,現下也就四十幾人罷了。
柏嶺寨此地,原隻是一個偏僻漁村,高低也就二三十戶人罷了,全仗背靠沱河,靠水吃水活命。
後官府便在此地專門安設,測定衙門管束。
柏嶺寨正在沱河水路當中,且前後就這一家,多數水上商船出河東地界,一起南下,入真定府地界以後,首要便過柏嶺寨,也就在此處歇腳。
“此番行事,欲埋伏於柏嶺寨之地,待賊寇來時,殺他們個措手不及,先前某已叫人先行收回,輜重糧草後行,又計叫真定府之事不得落下,需叫一夫君把守。”
高坎倒是開朗一笑,言道:“哈哈,曹兄弟多慮了,所謂疑人不消,用人不疑,曹兄弟與諸位兄弟不遠千裡而來助力,明知山有虎方向虎山行,如此義舉,如果我還小人狐疑,那不是叫諸位兄弟心寒?”
水路上的人多了,自但是然沿途需歇腳之地也就推了起來。
“是。”
待人手清理恰當,高坎又伶仃將曹正叫到一旁,申明諸多環境,這才抱拳拜他於真定府當中多多操心,如有難事,隻教飛鴿手劄一封,千萬裡也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