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高坎不知屆時會有多少人馬入真定府,而他手上隻要不到兩百人,就是到了柏嶺寨再行招募,倉促之間怕也難以聚起充足人馬。
以是屆時還隻能四下謹慎行事,便更多掣肘。
帥無近憂,必有遠慮,高坎既已料定完顏宗翰雄師必然南下,且知他們必然會打太原府,以此侵犯大宋全部河東之地。
但是此事倒是明知難明,林沖想來想去,也無有主張。
林沖自歡樂說話,忽的瞧見高坎神采不在,忙問道:“公子,如何,武師弟此來投奔,莫不是有甚麼難堪之處?”
“公子如有難處,還請不棄奉告。”林沖抱拳拜道。
山上諸般豪傑,能用的妙手但是很多,留給宋公明阿誰傢夥不是華侈良才?
何況當下他在真定府並無官府文書傍身,按大宋律,私募兵馬,當以謀反論處。
如果趙構不承諾,那就叫他看看金軍過河以後又該如何。
東路高坎現下已然是管不了,他不是孫猴子,不會兼顧術。
早上楊誌才領人馬出真定府,直奔柏嶺寨而去。
如此一來,真定府全境高低軍政之權儘歸其手。
高坎見狀忙接過手,問道:“武豪傑在信中如何說?”
高坎也不藏著,直點頭應道:“確是如此運營。”
“叫公子回到,師弟回柴大官人府上以後,展轉不免,計算多日以後,心下還是決定大丈夫生於六合之間,該叫建功立業,便向柴大官人請辭,往真定府而來了!”林沖喜道。
不如藉著真定府之地,隻要完顏宗翰雄師不退出太原府,他便能夠一向把持,比及趙構領著那一班人馬渡河南下,他便能夠先取河東,再下河北、兩地一取,就算趙構部下朝廷再如何喧華,當時他想要得個甚麼正名也就是探囊取物了。
接著,他又話鋒一轉,歎道:“奇兵襲真定府,就說人馬較少,怕也稀有千人等,不然真定府高低廂甲士馬數萬,如何能打?”
當時趙宋官家彆無挑選,兩地以內唯有他這一趟人馬可戰,高坎就算得不到個“節度使”,起碼能安撫真定府,兼領知府之事。
可惜冇那條黑旋風,不然有那莽子,就是金兵有千軍萬馬也殺他小我仰馬翻。
高坎見狀再歎一聲,言道:“當下之計,也隻能臨時行一步看一步了,待到事發以後再說,說不定時運在我,又有轉機呢?”
既然人在真定府,且做了諸般運營,又有局勢可趁,乾脆便將這勢造上天去,直叫河東、河北兩路淪亡,金軍兵峰直逼汴梁。
諸般計算,皆在高坎心下,不能與任何旁人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