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六見連蔓兒是真的要將百兩黃金送給他,這倒是讓他略愣了一愣,不過隨即就莞爾了。
張氏忙讓這小廝坐,連道辛苦,又端了茶水、點心、果子來讓這小廝吃。
“甚麼時候完工?甚麼時候完工?”沈六問。
全福見屋裡隻要張氏和連蔓兒,就抬高了聲音,說了一番話……送走了沈六一行人,連蔓兒家又熱烈了一陣,等世人都走了,回到鋪子裡,連蔓兒才又重新想起全福所說的話。
全福笑著謙讓,說是沈六馬上就要起家,他得跟疇昔服侍。他嘴上雖是這麼說,腳下卻冇有動。
“六爺,這件事。我爹、娘,我們百口都是這麼想的。”連蔓兒就道。
“……小的叫全福,在六爺跟前服侍。六爺叮嚀,此次來也冇帶甚麼,就這點心是府裡小廚房做的,留給女人家裡嚐嚐。”小廝全福行了一個禮,笑著說道。
劈麵,正碰上勘察完陣勢返來的鐘管事和連取信等人。
剛在鋪子裡坐下,就見一個小廝提著兩個點心匣子笑嗬嗬地走了來。
連蔓兒看著那小廝,不由得心中一動。
“嗯。”沈六點了點頭,“除了這犒賞的旨意,上麵另有另一道推行玉米蒔植的公文,估計這幾天,也該到了。”
剛纔連取信被叫出去一起勘察立牌坊的地點,張氏和連枝兒去廚房燒水,屋裡隻要沈六兩個貼身的小廝。再就是連蔓兒、五郎和小七三個。
推行玉米,是為了讓玉米成為泛博百姓的口糧,是以,朝廷將號令製定玉米的代價。遵循玉米的品級、乾溼程度、玉米的代價被定在四文錢到六文錢一斤不等。
興建禦賜牌坊的地點,就挑選連家新宅子的大門前,南北朝向,正衝著村前的小溪。牌坊與連家的大門之間,留出丈餘的空位。今後凡是來連家的人,下了官道,沿著連記鋪子中間的路走來,便能夠直接走到牌坊前麵。
“該走了。”
沈六慢悠悠地……抿了一口茶水,就站起家。
“……推行玉米,都有國庫出錢。”沈六緩緩隧道,“這些金子。是萬歲爺賞賜給你們家的。也不能白征用了你家那些玉米不是?這些金子,你還是留著自家花用吧。”
剛纔大部分官吏都已經陪著欽差先走一步,不過另有部分官吏冇有走,他們見沈六出來,就都簇擁了上來。
而這些蒔植玉米的人家,在玉米未完整成熟錢,不得私行食用、或者高價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