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神情古怪,想了一想,纔不肯定地說道:“像是……雕鳴之聲?”(未完待續。)
他又用劍在宅兆上挖開一角,將穆念慈的骨灰罈埋了出來。
大樹下空空如也,既無宅兆,也無墓碑。
接下來,楊過和小龍女又本地濱南下,一起不斷地向人扣問,轉眼間半個月已是疇昔了,但是卻仍無任何的動靜停頓。
小龍女翻了翻石頭,見兩麵彆離刻著“楊”、“龍”二字,不由喜滋滋地收了起來。
廟後有很多大樹,他徑直到了正對廟牆的中間一棵大樹之下,然後停下了腳步。
他陪著小龍女走了半晌以後,見沙中半埋著一塊圓潤的心形卵石,便撿了起來。
小龍女微微點頭,接過劍來,遵循楊過所言,在石碑上刻下一列清秀的大字:“先考楊公諱康、先妣穆氏諱念慈之墓”,另有一列小字:“不孝子楊過立碑”。
小龍女走了幾步後,轉過身來,見他用劍尖在一塊石頭上刻著甚麼,不由問道:“你在做甚麼?”
一會兒以後。地下已被挖出了一個兩三尺深的土坑,坑底現出了一個玄色的瓷壇。
他又尋來一塊大石,用劍將其削成了碑石形狀。立在了墓前,然後向小龍女說道:“勞煩姑姑在碑上刻字。”
當日安葬母親的骨灰之時,他尚認不得幾個字,這塊木製的墓碑還是他花光了身上的統統銅板後,請了一名教書的先生寫的。
他沉默了半晌,才轉回了身來,向小龍女和孫婆婆說道:“我們走吧。”
在兩棵大樹中間,有著一座宅兆,墓前的碑石上刻著一列大字:“不肖弟子楊康之墓”。中間另有一列小字:“鄙人業師丘處機書碑”。
楊太謹慎地將骨灰罈取出,回身又來到了不遠的彆的兩棵大樹之前。
小龍女向四周看了看,說道:“這裡也不知是甚麼處所,到處都是山林,應當冇有借宿的處所。”
半個時候以後,三人已到了鐵槍廟外。
小龍女看他神采哀傷,心中感同身受,也不打攪他,隻是冷靜地隨在一旁。
三人一馬直向山中而去,到得近前時,突聞一陣盪漾的鳴叫之聲,直衝蒼穹而去,其鳴聲之宏亮,直將山石震得反響不斷,林木草葉簌簌而落。
墓碑既成,楊過便拿出糕點酒肉之物,一一擺在了碑前。然後在墓前跪了下來,口中低語著:“孃親。孩兒來看你了。你孤苦了平生,向來都未曾笑過,現在你終究不消再忍耐疾痛之苦,能夠與父親相聚了。不管父親生前犯下了何錯,他的心中卻始終都是深愛著你的,信賴有父親的伴隨。你會高興地笑上一次的。在生前你們不能白首到老,願在地下你們能夠永久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