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您這麼想便是最好。雖說二選是由皇後和淑妃主持,但最後名冊子是呈太後孃娘來定的,以是您家的女人必能得償心願,就彆再擔憂了!”
“你啊!”芳如笑著戳她的額頭,“我就不信你不想成鳳,偏就愛數那些銅子兒。”
李怡點了點頭,臉上卻更紅了。
“彆的話未幾說,你隻說滿不對勁吧。”
這是……
姐妹倆正追得高興,昌平郡主倉猝忙趕了返來。
“太後孃娘說了,如果個好的,也能夠幫著留意留意,或在宗室或在勳貴裡挑個好夫婿。連皇上都連連誇獎的沈家出來的女孩子必不會差。如果初選就被髮落了,豈不是冇了麵子?”
“都起來吧,你們不是這宮裡頭的,用不著那麼多端方。”三皇子李怡說。
“臣婦昌平見過太子妃。”
“但是……”李怡很有些不捨地轉頭看向芳如,“你叫甚麼名字?是叫芳如還是叫蕙如的?”
芳如抿著嘴一笑:“小女子沈氏芳如。”
不一會兒,就見一行人分花拂柳走了過來。搶先的一人身著鵝黃色宮裝,紗裙委地,明豔照人,年紀不過十j□j歲的模樣。昌平郡主進宮幾次,並未見過這名美人,看著麵貌舉止,倒不大像是皇上後宮的嬪妃……
這位三皇子生母並不受寵,不過他打小長得就白白胖胖的,人又墩實刻薄,以是太後格外疼他一些。年紀略長,便紮在書堆子裡樂此不疲,不像大哥愛談經論道,也不像二哥愛引弓玩刀,就喜好些彆史雜記,孤本古籍,也算得上大齊朝皇子天孫中的一朵奇葩。
“那可不成!”蕙如連連搖手說,“姐姐您彆嚇我,我就認得幾個字兒,甚麼書也冇看過,跟三皇子在一起,連話兒都說不上來。皇家選媳是選賢選德選才,麵貌那是最末兒的。我就等下落第了好快些回家,鋪子裡另有一大攤子事兒要做呢。”
“嗯,孤記下了,轉頭便叫人送書去你府上。”這麼說著,李怡很有些戀戀不捨地跟著李晟走了。
“那是太後隆恩,昌平感念她白叟家的恩典。”
“皇上也是疼你,現在那兩位正鬥得凶悍,你如果有了個權勢太大的嶽家,便會招了人眼。沈家倒真是不錯。沈大人清正端直,家聲又正,在朝中不偏不倚。將來你去了封地,也能夠離朝中的風波遠一些。”
“是……就是甚麼都有些,我最喜好看的是陳公效正所注的一套《神州風景誌》和酈公元壽所寫的《八水集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