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隻一笑,“我在家裡閒著無事順手做的。”
架子搭得整齊,長在上麵的菜看著便格外養眼,那幾架雲豆上麵綠葉襯著紫色的小花,半尺多長的雲豆一條條地垂下,寧婉挎著籃子,從一處雲豆架一頭走到另一頭,便摘下了兩大籃子,家裡六個雲豆架都摘過一回,便裝了滿滿兩筐。
羅雙就笑,“本來就跟著借光,那裡還要再占你們家的便宜?”本來各家的高粱秸杆恰是燒火的好質料,秋收以後在地裡晾曬些日子便都拖回家堆成大大的柴垛,常日燒火時抽些柴便能夠用了。又見寧婉也要到柴堆去抱高粱秸杆,便喊住她道:“不如你先用我的,昨晚我和夏柱已經將高粱秸杆外的皮都剝去了,直接就能做蓋簾了。”
固然是問話,但實在並冇有問的意義,傍晚時分寧家采兩筐菜天然是要明日一早送虎台鎮的,全部三家村的人都曉得的,不過是隨便找個話頭兒罷了。
寧婉倒又想起了一事,“爹,你的蓋簾編得如許好,不好編些拿到虎台鎮裡,問問有冇有人要。”
爹並不信,“這東西能有人買?”
寧婉和羅雙兒便都笑著將她們的籌算說了,春玲一聽也道:“我也跟你們一起做。”說著要回家抱秸杆,寧婉攔住,從自家抱了一大捆秸杆“先用著吧。”三人先將羅雙兒帶來的秸杆都做成了蓋簾,接著又剝了很多新秸杆也做了蓋簾。
寧婉接了笑,“我們家就如許把勁兒都往一處使,日子必然還能過得更好。”
恰好這時節各家的菜都多得吃不完,洗洗切切曬曬的不過費些工夫,而在這農閒時候大師的工夫還不是大把的。
因聽了幺女的話,寧梁這些日子便用心編起蓋簾來,這東西實在簡樸,他又用心,一個個蓋簾做得劃一非常,大的中的小的,排在一處彷彿是用模型做成的普通。因秸杆很輕,用小毛驢馱著的時候便高高地聳了起來。
羅雙兒就笑,“老天爺也不知為甚麼,一年裡必然要分四時,眼下園子裡的菜多得大師都吃得夠了,比及了夏季的時候想吃又吃不到。”
寧家三房的院子是相鄰的,中間隻隔著矮牆,春玲嫂子天然能看看到,因她這些日子與寧婉和羅雙兒也走得近,便不避懷疑過來問。
寧婉一見就笑了,“這高梁秸杆家裡另有很多,你何必從家中帶來?”
做蓋簾並不難,高梁杆內裡有一層硬皮,內裡是非常柔嫩的蕊,用針很輕易穿疇昔,兩道麻繩穿好後再拉緊就成了形,然後與第一排的高梁杆垂直再放一排,也用麻繩牢固住,再用剪刀修成圓形,就成了家裡平常用的蓋簾,既簡便又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