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就233吧,總比13點好啊。
“但是見到袁先生的第一眼,我本來設想的“五陵幼年(註釋1)”竟然是“七賢伯倫(註釋2)”普通的人物……”
“Y君送T密斯分開,不過她倒是給Y君留了一點記念(嘻嘻)……”
米塞斯、哈耶克的實際但是真的能讓紅旗落地、美帝製霸的屠龍之術啊;而金古之流冇了就冇了,除了少了點遊戲影視另有同人小說,對汗青局勢能有甚麼影響?
“在哥倫比亞大學我熟諳了徐誌摩先生。當時他已經碩士畢業,正籌辦去英倫攻讀政治。有一天他要去布魯克林區拜訪一名朋友,我恰好想去郊區玩耍一番,因而我們兩人相約同業。在路上,徐先生奉告我他這位朋友很有任俠之氣,為人蕭灑不羈。當時我還覺得此君和那些在大學混日子的留門生一樣,心中有些不覺得然。這些人固然也破鈔重金留洋肄業,但是整日裡花天酒地,也不曉得能學些甚麼東西報效故國……”
“現在夜深人靜撫心自問,我雖仍不改初誌,婚姻尋求的該當是一曰愛,一曰自在,一曰美。但是Y君的話確切也有必然的事理。莫非我真是不食人間炊火的公子哥?”
“我當時對此中的《民主製的服從主義論證》不敢苟同,是以與袁先生論辯了起來。他不但援引了《聯邦黨人文集》,還用法文吟誦了托克維爾的名言,並列舉當時海內鬨象以作論據,讓我啞口無言。其舌辯之纔可與蘇張相媲美(註釋4)……”
“不像話,這實在太不像話了!”
“恭錄Y君的兩首詩……不得不說,就連我如許對新詩全無興趣的人看了以後,心中都生出了嘗試的設法。”
“我和H君一起去Brooklyn拜見Y君。見到了他的論文手稿,對其婚姻乾係和女性職位的闡述頗不覺得然。H君和Y君對民主軌製停止了一番會商,期間T密斯來訪……”
註釋3:出世於江南的袁燕倏先生形貌俊朗風采蕭灑。是以時人稱之為“汪周蔣張梅(你們都曉得是誰吧),不如江左一小袁。”。
“1920年10月5日--禮拜二—多雲”
如許吧,明天早上保舉票過1111,那慕容明天就加更一章,如許大師也能儘快看到後續情節。
經濟學那麼貴也就算了,因為作為經濟學碩士袁鴻漸同窗不成製止地有著“萬般皆下品,唯有economics高。”的本位主義偏向。